第51章
“我觉得可行。现在我们有几十个技术员,可以先在徐市试行这个方案。反正刚开始的定价比较高,差不多溢价两倍吧,这个完全能负担得起后续的免费维修费用。而且徐市底下的县、乡镇就那么些,每个镇设立一个维修点,我们跟客户提前说好位置,做个明显标记,然后让技术员每周的哪一天,开着维修专用的三轮车去一次,这整个乡镇能买多少量三轮车?一个技术员足以应付他们了,而且,如果他们车子坏了,没办法送到维修点,而要让技术员主动过去的话,对我们的车子也有损耗,倩倩说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额外收个□□费,也不过分。”
等陆总工说完,盛部长也想得差不多了,“徐市总共有五个大县,六十个镇、七个乡,按照倩倩的说法,我们先理想化来构思——假如八一厂的三轮车卖到每一个乡镇,那我们就得履行约定,成立六十七个临时维修点。每个维修点,每周都要有人去一天,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有十个技术员,每人负责其中七个维修点,从周一到周日,轮流去不同的维修点。”
这样就能保证,六十七个乡镇,每周都有一天可以得到八一厂的维修服务。
“需要十个技术员去跑这件事,那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给他们配置十辆三轮车,带着维修器材过去?”厂长微微皱着眉。
目前才生产一百辆呢,预算里就先划出十辆自家用了,总觉得有点不得劲。
盛部长知道厂长前些年管这个厂子不容易,留下点小气的毛病,只得笑了笑,劝说道:“如果这一批的一百辆,能卖出去九十辆,我们本来就已经回本了,连同之前搞研究的那几个月,技术员们的工资、还有浪费的材料,基本上都回本了。”
“按照这个势头,后面再能多卖些,就是纯赚的。免费帮人家维修,就是换换小零件、给上点机油什么的,那每个月能损耗掉多少钱?”
“话是这么说,”厂长一时有点钻牛角尖了,“之前我跟领导说大话,讲我们肯定能卖出去三轮车,现在车子做出来了,我反倒日夜担心不好卖了。”
对于一个厂长来说,废了大半年功夫做出来的产品,要是没被市场接受……他完全想象不到到时候会怎样。
他的心理压力有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