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第59章(2 / 2)

杨艺身高一米七,穿了一双八厘米的高跟鞋,红唇美艳,气势很足。而她的丈夫却是文文弱弱的,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有书生气。

一见到宴疏同,杨艺也没有客套的话,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道宴老师对孔英这个角色有什么见解?”

宴疏同这几天看了好几遍孔英的人物小传,早就已经熟记于心。

于是他张口说道:“孔英他很随性,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自由。他的内心更强大,经得起年少成名的压力,也承受得住抛弃一切荣誉之后的孤寂。”

人物小传中描述的孔英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离开国家队,选择去追逐风与雪的时候,多的人是瞧不上他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

他跑去国外申请加入极限运动的俱乐部,也被人忽视。

一个小小的世青赛冠军,在那些玩极限运动的大神眼里,只不过是刚学会走路的奶娃娃。

然而即使是这样,孔英也依旧没有就此灰心,回国继续走更为平坦的运动员道路。他学着那些人的作风,挑衅俱乐部成员,成功获得了一次比拼的机会。

他以命相搏,换来了一个可以加入俱乐部的名额。

杨艺对宴疏同的回答没有意外,她又问道,“除此之外呢?你不觉得他很不负责任吗?他的父母、教练、同伴,乃至领导,都对他寄予厚望。而他却放弃一切,跑去玩极限运动,把自己置于生死之间。”

“或许是这样。”宴疏同缓缓到来,“但人生只有一次。”

“孔英的人生应该是由自己掌控的,而不是他人。其他人说的那些,就让它随风而去吧。况且在孔英功成名就之后,那些说他脑子不清楚的人,不又改口称他当年的决断是正确的?”

“所以也没有什么负不负责这一说。一切都是随着孔英的荣誉在变的。”

听完宴疏同的回答,杨艺看了眼自己的丈夫。康博远接着问道,“你觉得孔英在得知自己得病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又为什么选择回去职业赛场?”

宴疏同愣了愣,然后反问,“一个常年被雪崩追逐,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反应吧?”

“至于回去职业赛场……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康博远追问:“哪两个原因?”

宴疏同:“一个可能是孔英想弥补当年的遗憾,另一个……他想征服奥运的赛场。孔英一生都在滑雪,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比赛,唯一没有登上的就是奥运会。”

杨艺和丈夫相视一笑。

宴疏同有些惊慌:“怎么了?是我哪里说得不对吗?”

杨艺嘴边的笑意压抑不住:“你的这些想法确实挺有趣的。最后这两个问题,我们问过其他的演员,得到的回答无非就是,他面对死亡的时候先是无助然后看开。”

“参加奥运比赛也是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绽放所有光芒,为国争光。可原型本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可能要死了,是时候去开拓新的战场了。”

“您好像,和这位原型很熟悉?”宴疏同听出来了杨艺话里的熟稔。

“确实认识。”杨艺大方告诉他,“孔英最后得病,选择回到职业赛场这一段,所采用的原型,正是我家里的一位长辈。这些事情都是那位长辈的妻子告诉我的。”

“不管你是由于什么原因,想到了这些。但是我很满意。”杨艺伸出了手,“所以先互相道个喜?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宴疏同满脸疑惑地握上她的手,这就是可以了?只是问几个问题?

虽然在来之前,宴疏同就听许艳秋说过,这次会面如果顺利的话就可以签合同。

但这未免也太顺利了吧?

一直到和杨艺签完了合同,宴疏同才有了实感。

……

《雪山之巅》的开机时间定在来年的一月底,所以宴疏同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他从来都没接触过滑雪这项运动,得从头练起。但宴疏同问过了身边人,都没有会滑雪的,于是就让汤原给自己找了一个滑雪教练。

然而宴疏同这边刚学会基础的滑雪动作,就又来了新的工作。

白四运找他拍一个公益广告,主题是关爱贫困山区。首播的时间很意外,会在今年春晚的期间插播,循环播放。

宴疏同和许艳秋几乎是一接到这个通告,就答应了下来。

广告要去大山里拍,为期一周。临出发前,许艳秋给他带来了一个新助理,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大学刚毕业,名字叫做小雪。专门负责宴疏同宣发之类的工作。

随着宴疏同现在通告越来越多,粉丝们也更加迫切地希望得知宴疏同每日的工作。在有公开的行程表之后,她们才可以计划一下,如何去给宴疏同准备应援,顺便见他一面。

毕竟宴疏同不像歌手,经常有演唱会这种活动。

宴疏同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剧组里,而大多数剧组都不对外开放,粉丝想见他一面很难。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一些其他公开的行程,比如机场、综艺之类的。

许艳秋让小雪专门建了一个新的微博号,名字就叫做小晏日常。

除了每周会公开宴疏同这一周的通告以外,还会时不时地发送一些花絮物料,满足粉丝时刻想看到偶像的心情。

过了元旦,宴疏同就带着两个助理,出发去了大山里。

这次的拍摄地点是一个名字叫做凉花屯的小村庄。村子坐落在大山深处,平时来回山上山下只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土路,所以很闭塞。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幼小的孩童。

村里只有一间小学,老师有两个来支教的青年教师。附近村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学知识,但因为教师不够,所以他们上课都是混着来的。

一二三年级的小孩子们在一个教室,四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们在一个教室。

剧组的保姆车在上山的中途就不能再往上走了。

因为前一天山里才下过一场大雪,土路泥泞不堪,如果硬是往上开车的话,车轮很容易陷在泥潭了。

只能等过两天雪化了,再开车上去。

没办法,白四运就借了当地村民的牛车,让大家先去了村子里住下。然后又让工作人员一遍遍地运送宝贵的机器设备。

凉花屯的村民们因为得知有贵客到来,早在几天前收拾出了村里最好的房子。

只不过一个祖祖辈辈都在大山里的村落,哪里会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大部分村民到现在住的还是土坯房,能住上砖房的统共也没有几个。这次还全都贡献出来了给剧组。

汤原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把宴疏同的卧室检查了一遍,估计不会出现漏风漏雨的情况。

然后才和宴疏同说道:“同同,这几天只能委屈先住在这里。山上一到夜里就冷得不得了,这村肯定没有通暖气,只有屋里这盆炭火能取暖。我一会儿去问问村民,看看能不能再借一床后被子,别把你给冻感冒了。”

“你就先别忙我这里了。圆圆哥,你和小雪姐都安排地方住了吗?”

“我们当然有,就和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挤挤,三四个人睡一个屋子。小雪她们女生人少,一共就四个人,分了两间屋子。”

“这么多人睡能睡下吗?”宴疏同蹙眉,“要不圆圆哥,你和我挤一挤吧。”

“哪儿用得着和你挤?你就安心睡吧,我们人多,睡的还是用柴火烧的土炕,可比你这个木板床强多了。”

宴疏同放心了:“那就好。”

广告的内容大致就是宴疏同从一个见闻者的角度,走进凉花屯。主角是凉花屯,所以镜头大部分都是在拍这里的村民,而宴疏同只是一个诉说的旁观者。

第一天的取景安排在凉花屯的小学,宴疏同直到走到实地,才知道村民们口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没有城市里宽阔美丽的校园,没有铺满了橡胶跑道的大操场,甚至都没有整洁干净的教室。凉花屯的小学是在一处天然形成的石洞底下,用隔断分成了两个教室。

夏天风吹日晒,冬天天寒地冻。这其实都不应该被称为是一间学校。

然而此刻正跟着村里仅有的两位老师上课的孩子们,却完全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影响到。

在他们眼神里出现的,永远都是对知识的渴求。对他们而言,想要走出这个大山,出人头地,唯有好好学习这一条路。

宴疏同站在石洞,被震撼到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那些磨难,对于这些山里的留守儿童来说,可能是一直期望的。

他父母双亡,还有糟心的亲戚。可他从小就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上课,住在温暖舒适的楼房里,享受着邻居对他的善意。衣食住行,样样都不缺。

他已经足够幸运了。

宴疏同深吸了一口气,对系统说道,“今天开始,我想再增加一些文化课的学习时间。”

“怎么这么突然?”系统问他,“宿主不是觉得这些都不着急吗?毕竟你的首要任务,还是积累百亿票房。”

靠着这个想法,宴疏同这阵子的学习并不怎么上心。

每天大概只是应付公事一般地,在系统空间里学上一两个小时。上个月为了拿下「天籁之音」,更是断了所有的学习课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学习文化课。

和大多数同龄人,宴疏同一点也不喜欢学习。

他可以学演技课程,学打戏,甚至学一窍不通的乐理。但就是不想学文化知识。

然而今天看到凉花屯的孩子们之后,宴疏同的想法变了。

“好吧,既然宿主你这么希望的话。”系统跑去准备了一会儿,然后发布了一个新的任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