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后宫舒和传> 第十一章 玉昭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玉昭雪(1 / 3)

费了一番心思,宸妃林璟愿的恩宠便更加稳固了。深秋时节里寒意俱生,如今宫中得宠的便也是舒和与璟愿,二人算得上平分秋色。皇帝宠爱两位娇妾之时,也时常因着新晋封的常常在的缘故,每隔两日也要去永和宫看望。皇后自然是喜不自胜的,对常常在更是细心,一应吃食都得反反复复检查了三遍后才让她入口,便是平日熏香和日杂所用,都是不断检验后才送进常常在暖阁。

这边厢璟愿复宠,舒和圣宠不衰,可皇后却因为旻昐感染风寒焦心起来。很快到了秋凉时节,一连下了好几场雨。落雨悄然而至打着梧桐,本鲜亮华彩的紫禁城被映得灰蒙蒙的,仿佛拉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帘。唯有御花园内如骄阳般红艳的枫叶如火如荼的点亮着那一隅颜色。

秋圆撑着伞,仔细着提醒道:“路上湿滑,皇后娘娘小心足下。”

皇后从撷芳殿出来便郁郁的,她一边无精打采地往前走着,一边又忧心忡忡道:“这天气才刚转凉一些旻昐就得了风寒,也不知道这些嬷嬷是怎么伺候的,折腾了本宫的儿子可怎么好。”

秋圆见皇后神色郁然,小心地扶着她:“皇后娘娘不必太担心了,大阿哥喝了药已经好多了。那些懈怠的奴才,奴婢一会儿会去命人好好教训她们。”

“不必了。”皇后否决道:“是旻昐自己睡不安稳踢了被子才会着凉,本宫若为此小事就动辄责罚那些嬷嬷们,难免会被人说不贤明,没气量。到时候皇上知道了,会对本宫失望的。”

伞角滑落的雨渍溅到了皇后明黄色的缎袍上,秋圆随手替她擦拭,心疼地看着皇后道:“皇后娘娘新登凤座,本应是大喜的事。可自从您那日从慈宁宫出来以后,奴婢便总是见您神色抑郁,再没见您真心的笑过了。”

皇后驻足,她缓缓地仰起头望着那雨珠一串串落下,模糊了她的视线,遮住了那四四方方的宫墙。她以失落的神色低下头,看着自己花盆底鞋面上的宝石是那样璀璨动人,却染了泥渍,喟然叹息:“原本以为有了嫡子,做了皇后便可万事无虞。可自从进了宫以后本宫才发现,原来坐这皇后之位这么累,凡事都得小心翼翼,看着步子走路。否则稍不留心,便会失去皇上和太后的欢心。”

秋圆细长的柳叶眉轻轻一弯,带着惋惜的语气:“做个嫔妃可以放下自己的身段去争宠。可娘娘是皇后,凡事得做到让皇上太后挑不出错了,上要侍奉君王,下要安顿六宫,照顾皇嗣。这事无巨细,什么您都得留心着。”

皇后抬起头,听着几声寒雀叽喳,显得冷清不已。她的眼眶已然红润,有了如雨珠般晶莹的光泽:“所以本宫亲自照顾常常在的胎,平息旖妃所陷的流言。这一切,本宫只希望皇上能看到,本宫在竭力做一个好皇后,好妻子。”

秋圆欲言又止,还是道:“奴婢倒觉得凡事无心插柳柳成荫。皇后娘娘您不必如此辛苦的在意皇上的看法,只要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事务,孝顺好太后。皇上他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的。”

皇后不置可否,她的脸如同这暗哑的天色:“本宫怎么能不在意呢?宸妃也一样被太后申饬,可她只要在皇上面前哭一哭就又复宠如前了。本宫知道,皇上从来都没有把本宫真正放在心上过,对着本宫从来都只有适度的恭敬,保持着那恰如其分的距离。”她十分伤感:“皇上在意的,永远都只有他和旖妃宸妃她们的情分,以至于他在梦里魂牵梦萦,心心念念的都是旖妃。”

秋圆不知如何宽解她,只得道:“旖妃和宸妃都是妾室,且膝下无子,娘娘不必吃心于她们啊。”

“本宫哪里是吃心,你知道我怨不得,妒不得,只不过是感慨罢了。”她越说越难受,噙泪道:“有时候本宫是真的满心羡慕她们,家室,容貌,恩宠,什么都比本宫好。说来若不是当年太后庇佑,本宫哪里能有幸嫁给皇上,竟还成了嫡福晋呢。”

“不说旁的,就这点上便说明了娘娘是有福气的,这福气总会一脉相承,一直延续下去。”

她不甘:“本宫是庶出,可偏偏还是连旗籍都没有的汉人女子所生。所以阿玛从未有心培养过我,我从未读过诗书,连寻常官宦格格都能学的六艺也没有研习过。皇上喜欢舞文弄墨,所以更喜欢去宸妃和旖妃那儿,偏偏这些本宫都不会,连账目本宫都算不清楚,所以皇上一点儿也不喜欢本宫。”她笑了笑:“若不是前头两个嫡出的姐姐都早夭了,这皇子选秀怕也不会叫本宫去的。”

秋圆替她擦去眼角的泪:“奴婢知道娘娘以前过得委屈,可再怎么不好如今都挺过来了。您忧思太过,应该朝前看的。”

皇后见迎面走来一群洒扫的太监,忙敛起失意的容色,待他们行远后才道:“都说本宫不聪慧,没有慧根。可本宫怎么也得要让自己聪慧起来,让她们不敢看不起本宫,她们会的,本宫有朝一日也要样样精通。”她又道:“只可惜旻昐年纪太小,还不能去尚书房。否则本宫也能让他教教本宫诗词歌赋了。”

“娘娘能这样想便是极好,上个月的账目内务府的人已经送来永和宫了,娘娘快回宫盘对吧。”

再到后来入了冬,一连下了几场大雪。璟愿又染了风寒,病在床上起不来,皇帝又急又心疼。将最好的太医拨去启祥宫不说,自己是每天要来慰问的。因璟愿病着,平日里侍寝的日子眼见着舒和越来越多了起来,渐渐的也就一枝独秀了。

太后将一切看在眼里,连她亦感叹道:“转来换去的皇帝还是偏袒旖妃,什么好处都让她给占了。”

回春蹲下身子用火钳翻着火盆里的炭火,火舌呲呲的发出哔剥的响声:“历朝皇帝都有自己最偏爱的宠妃,皇上对着别的嫔妃还能有这样的礼遇,有那么多眷顾,奴婢看着觉的不错了。”

屋外的雪下的格外大,如白浪一般亮得人睁不开眼。太后拨动着手里的金丝楠木佛珠,眼角的细纹仿佛有了岁月沉淀的痕迹,她郁然道:“想着这时间过得真快,去年这个时候哀家还住在咸福宫当着皇贵妃,转眼间沧桑巨变,煜祺成了皇帝,哀家成了太后,东西六宫住进了一个个年轻鲜活的女子。”

回春忙笑道:“是太后洪福泼天,奴婢陪您熬了这么些年,您也战战兢兢地过了半辈子,也该享享福了。”

太后拿起一本记档,翻着那一张张泛黄的纸卷,如风轻拂过一般,面上却是风轻云淡:“这记档还是先帝十年的敬事房存档,哀家看着从前哀家也不算多得宠,可如今这么看来,有福气的再晚还是躲不掉,没福气的即便开始享着洪福,日后还是得还回来。”

回春又道:“太后这话便是内涵旖妃娘娘了,其实奴婢到觉着,太后历经三朝,人生浮世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您倒不如像看戏般,只要不出格了,这戏任由着她们怎么唱呢。”

太后叹息一声,静静道:“是啊,若是哀家管的多了,皇帝指不定怎么嫌弃呢。”

“皇上仁孝,太后您做什么皇上自然都是支持的。”

太后搁下那本记档,她的笑乍然凝固在此时,眼角的羽睫随清风悠然扇动,颇有婆娑浅韵之态:“眼瞧着宸妃闹病不能伴驾,旖妃和毓嫔受宠,皇后也打着如意算盘呢。”

回春似是看穿一切:“皇后娘娘也忒急了些,上回弹压天象流言的事得了皇上的称赞,可如今连自己的孩子得了风寒都没照顾好,还亲自提议照料常常在,也是贤惠过了头。”

太后眼神冷冷的,沉重道:“皇后一味想着讨好皇帝的心意,借着常常在的孩子引皇帝到永和宫也好巩固自己的恩宠。”她摇摇头道:“只是这皇后只想着好的,未想到坏的那层,倘若常常在的孩子有个什么闪失,第一个难辞其咎的便是皇后。”

回春跟着太后一样十分淡然:“太后似乎早就看穿了常常在这一胎不会这么顺利,那您为什么不去提点着皇后娘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