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生长在鬼子关边城外的遥远山脉里,常年互相的袭扰,有时候结盟成兄弟,有时候打的眼睛红。
逃往昭勇郡王府以前,高山认为黄沙和黄土轮换漫漫的鬼子关边城里,他将是最干净的那个人,事实被雷家几个格外干净的怪胎教训,高山遇到虞雾落时很快接纳,和雷家干净怪胎相比,小虞兄弟还算好的。
如今好歹有一座石头城,石料开采费足几代人功夫,路远,饮食供应和不时袭拢的内陆闯关而出者,边城又世代有战争,这种种因素干扰之下,城是昭勇郡王府几代心血。
有城也还是不好守,治沙也是世代事情,远非一代人可以完成,技术、长期花费上的支持,都限制昭勇郡王府进度,让守这道边城的难度不好撼动。
朝廷有拨款吗?没有。
一开始怕擅杀皇家子弟,引起当年哗变,那代先帝等着昭勇郡王府丧命在自然灾害和边城战争里,一直等到他驾崩。
此后就成惯例,前朝没有拨款,后朝也难扳回,昭勇郡王府索性不再提到这事,花的日子和送的礼物,还不如用在修城上面。
在内陆犯事呆不下去的人,逃避关税的商队等等,首选重金雇用向导,从鬼子关边城外面通过,这向导大多是高山的族人,他们能把道路一直带到他们居住的山脉下面,这里水源充足,食物也充足。
卫所在风沙满地里挣扎,风沙来时吹走人和马匹,吹的人不敢出来。
商队向导只要雇的对,高山族人有应对风势的方法,躲过一波风头走一段,再躲过一波风头再走一段,除去喝足风沙吹皱肌肤,轻轻易易出边城。
这座边城除非忠心耿耿的人才肯守住,昭勇郡王府犯事以前,不断的换守将,直到昭勇郡王府避祸主动要求前来,从此在这里扎根入地,一力擎天。
要是按这样说,像是没什么好,比一般的边城苦的多,但是凌晨湖面的幽静和小虞琴声里的轻悦,让雷风起深深想念风止沙息时,一轮明月抬手可得的家宅。
一年当中,有些夜晚美的令人不忍呼吸,怕呼气喘气大些把它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