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自永宁县前来应考的考生,必须由知县亲自带队前往考场接受学政审查,若发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不止该考生受到惩罚,知县也要负责任,因此知县会想方设法保证所有的考生身世清白、手脚干净。
故此,六月初七开考的院试,五月底整个北昌府便热闹起来了,整个云州应考院试的考生都在知县的带领下提前抵达北昌府,先进行内部审查。
文靖安和陈崇章在六月初一便回了行馆,见过王所思和随行的一众书吏之后,正式搬回行馆,每日都要被问询一遍家世及供单每一项的真伪,即便王所思有意维护他,让他全心备考,但这些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这次永宁县一共有两百多名童生参加考试,人数几乎与府试时相当,因为往年参加院试没有通过的童生今年也一并来考了,有的甚至已经考了十几年数十年,日积月累下,参考人数自然越来越多。
这便出现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状况。
当文靖安和陈崇章去领院试供单时,因为知道他是府试案首,不少考生过来跟他套近乎,即便年纪比他大,也纷纷叫他一声“靖安学兄”,对于这些问候文靖安都是笑脸相应,但有一句学兄却使得他的笑容瞬间凝固。
因为这句“学兄”叫得颤巍巍有气无力,像是苟延残喘之人说出来的。
文靖安回头看时,看见一位年纪比宋教谕还要大的大爷,该大爷须发皆已星星斑白,怎么说都要年过半百,然而他见了文靖安,竟然毕恭毕敬行礼作揖,大大方方叫了一声“靖安学兄”。
文靖安:“……”
要说这位大爷是来送他孙子参考的文靖安才敢相信,然而现实是这位大爷屡败屡战,数十年如一日,就跟院试杠上了,不死不休,非考不可!
或许那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满白头”,里面“满白头”就有暗指这些大爷考生的意思,只是他们即便考中,那也是“英雄迟暮”了。
但每个人都有理想,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文靖安只做感慨,绝不嘲笑。
拿到供单之后,院试也就不远了。
到了初七日的老时间,也就是寅时初凌晨三点,北昌府考院正式鸣炮。
由于这是更高规格的考试,无关人等一律不得接近考场,只是由各县知县领着县学教官、考生廪保以及考生本人一起到考场的辕门前集合,按照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依次站队,等待考场开门,进而接受学政大人的逐一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