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降帝> 第三十五章 天下都是皇帝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天下都是皇帝的(2 / 2)

……

……

六月二十三日。

穿越武夷山脉的南唐军和沿闽江谷地入闵的吴越大军,顺利抵达闽国国都长乐,不日便开始攻城。

六月二十四日正午,南唐军与吴越合力围城,对长乐展开了进攻。

……

……

七月初。

远在金陵的人早已经换上了薄衫。

“七日围城,我军死伤三成以上,吴越方面更厉害,死了大约一半的兵力!”

“长乐城高粮足,岂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我还听说,武夷山中的幸存的闵军断了我军后路,我军粮草一时供应不上,眼看就要败了!”

“连燕王上个月都带西山三个营去增援了,我看咱们是啃上硬骨头了!”

“啧啧啧……”

“……”

铺子里,平头老百姓都在议论东南的战局,这些日从建州传过来消息,对南唐不太友好。

本来长乐就是一座围城,不日便破,但硬是让里面的守军打了一个翻身仗。

苏大儒和李从嘉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正享受这每日的早餐,这几日,来吃早饭的人,都在议论东南的战事,二人想不知道都难。

东南战事似乎有些不顺!

但他们两个似乎都不太关心的样子,因为战争中心离金陵很远,远到几乎对金陵的生活造不成太大的影响,他们每日聚在一起吃早饭,然后再去做各自的事情。

苏大儒忙着著册立书,几屋子的典籍,他每日都要来回翻阅,体力和精力都要消耗很大,这眼瞧着也瘦了不少,但苏大儒乐此不疲地待在那一间小小的院子里,只到饭点的时候,才出来透透气。

李从嘉的生活就比苏大儒的有趣多了,作为一个在京闲王,倒是不用每日去上朝,就连宫城,李从嘉也懒得去。每日吃完早饭后,闲时练练大字,有时去苏大儒哪里看看,再不济的时候,便陪着李双双去逛逛街,去庙里求签,去茶楼里听瞎子老许说故事。

“辛集怎么样了?”

初闻时,李从嘉有些别样的情感来,世人都对大儒有着无上的崇高敬意,因为在他们心中,大儒不仅是读书人的种子,还是人们为人处世的标杆,是最接近圣人的存在,大儒也不该有什么儿女情长,因为大儒身上肩负着更重要的东西。

苏大儒问李从嘉:辛集怎么样了?

苏大儒知道李从嘉应该知道一些消息,李从嘉也不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一样,是一个闲王,他应该有自己的门路,他应该对这个世上发生的大事了如指掌。

李从嘉嘴里嚼着一根腌萝卜条,咬着咯嘣咯嘣直响,平静地说道:“还好,未入吴越国都西府之时,吴越方面就出了兵,想来使团一干人等在吴越国都好吃好喝的被人伺候着,大抵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

世人只知道南唐派遣使团出使吴越,是为了促使吴越出兵,攻打闽国,却怎么也想不到,使团还未至吴越国都时,吴越方面就已经出了兵。吴越方面也根本不在乎使团的巧嘴,他们只在乎的是使团一干人等,只要在战争未结束的期间,使团安然地待在吴越就好,做个制衡的棋子罢了。

“那就好,那就好……”苏大儒缓缓地放下了这些日悬着的一颗心,这些日也总担心自己的这位徒儿在外的安危,人老了,也总害怕,害怕徒儿死在了自己的前头。

“怎么好了?先生没听见这几日街上说的吗?前线战事不顺,如果这样的话,使团在吴越过的可不会太舒服,虽不至于丢了命,但缺根手指,少条胳膊腿的,倒也常见!”李从嘉半开玩笑似的说道。

这也不是李从嘉凭空说说,当年还在长安为质的时候,听别人说的,说人质最不好当了,一旦外边有了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先拿质子开刀,虽不至于取了性命,但打一顿,切根指头什么的解解气,也是常理,谁叫你是质子呢?

“额……”苏大儒往后仰了仰身子,发觉这是个玩笑话后,气就不打一出来,反驳道:“我家徒弟又不是什么南唐皇亲贵胄,人家撒气,也不会冲着他来,最好是先拿你那弟弟开刀,少条胳膊腿的,倒也无所谓!”

李从嘉听罢,没好气地叹了一句:“这句话给你记下来,等楚王回京的时候,我再亲自说给他听!”

苏大儒也懒得与之计较,告状是小孩子才用的手段,李从嘉不会,更何况,李从嘉和楚王根本就不熟,他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好兄弟,更何况,还是李从嘉把人家楚王骗去吴越的呢!

这些日来,李从嘉对这事似有些懊恼,对楚王有些感到抱歉,还写了几首酸溜溜的诗句,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人去告状,岂不是自投罗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