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降帝>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乐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乐夏(1 / 2)

这老不死的东西,在李景遂面前,挖坑试探我吗?

李从嘉心里这样想到。

纵观安国朝前前后后说的这些话,话题无一不跟自己有关,先是雪灾,后是王谢。雪灾事宜,吴王府有收民心之意,王谢贩盐,积累大量财富,又和吴王熟稔,这说到底,也是吴王府一脉的人。

吴王府在朝局动荡之时,在金陵广收民心,在外积蓄钱财,最终图谋的是什么?

明眼人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过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从嘉心里油然而生一股寒意,如果身边坐着的不是李景遂,随便换一个人,那吴王府再避世不出,那是不可能的了。

要是老皇帝在当场,怕是要当面问问李从嘉,做这些究竟要干什么?

……

……

安国朝有些烦躁,不为别的,只为了对面的那个人,那个聪明人,李景遂!

记忆中那个整日里,喜欢逛勾栏瓦肆之地的浪荡子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做事,说话滴水不漏的燕王。

他回护李从嘉,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安国朝双眼微眯,抬手再饮半杯,而后自己给自己再蓄满。

“将军问了这么多,也累了吧,不如本王问将军几个问题如何?”

李景遂精力充沛,完全不想就此放过安国朝。

也没等安国朝同意,李景遂就说道:“将军是我朝元老,有些事情看的要比我们这些小辈远,近日京中有一麻烦事,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推上高台,感受这金陵最大的一股风。

……

安国朝有这种感觉,今日自己一旦发表了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后的安生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喽。

安国朝没答,倒是殿中两个轻松人物打起了哑谜。

李从嘉看向皇后,皇后也正好看过来。

李从嘉耸肩,很是无奈,表示自己不想再继续听下去。

皇后娘娘清丽的面容,也略显一丝愁容,她微微撇眉,摇了摇头,意思是不可。

李从嘉只好作罢,忽的眉头上扬,拿起面前茶水,一饮而尽,而后竖起拇指,表示正阳宫茶水不错。

皇后看罢,只觉有意思得很,也拿起面前茶水,不过她只小抿一口,而后拢了拢自己身上的衣裳,又指了指李从嘉身边那件,被他先前脱下的外裳,意思是叫他穿好,别冻着了。

李从嘉双手拿好那衣裳,但他没有着急穿上,而是放在自己腿上,双手在脸庞做扇风状,表示自己很热,不想穿。

皇后见状,微微点头,莞尔一笑。

接近知命年纪的女人,给李从嘉无限好感,若姜扬灵还在,或也是这样吧……

李从嘉看向皇后的眼神中充满了怜爱和敬重,以及一丝丝的占有欲。

这小子,看我的眼神怎么有些……嗯,不对劲!

皇后撇眉,心里这样想到。

“周党罢朝不还,恰逢我朝用人之际,将军以为如何?”

李景遂抛出第一个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

安国朝说的云里雾绕,就是不想好好说话。

“将军认为本王应该去找太子?”

相比之下,李景遂就很直接了,懒得绕弯子。他明白安国朝话中的意思,周党罢朝,就得从根源部位解决:何人何事造成周党罢朝?

安国朝没有再继续答,只是平常模样,眼睛微合,看着玉瓷茶杯里飘浮的琐碎茶叶。

“太子回京,周党以礼法罢朝不还,而后周党族人多遭殃,天下人以为此乃太子报复之行为,陛下已下令严惩太子,此事到此为止。将军以为太子应亲去周党面前认错?”

李从嘉在一旁听的直咂嘴,这李景遂问的也太赤裸裸了吧?人家会回答你才怪。

安国朝若回答是,明天就有大臣上书弹劾:安国朝不尊太子!

太子有错,那也只能由皇帝来罚,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哪有什么资格。

这就解释了如今朝局动荡,太子为何不出认错?明明这是最有效的办法解决乱局。

若安国朝回答不是,今日之谈话根本没有一点意义,他会被李景遂看不起。

……

……

李璟觉得自己有必要拨乱反正,如果任二人这么僵持下去,怕是二人会有什么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