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再度凛然,「是。」
赵修撑了伞转身离去,小黄门用手作伞,挡在崔廷衍身前。
崔廷衍看着门口的公公,面色漠然。
「怎么,我也不能进?」
公公知晓崔廷衍身份,不敢阻拦,「能进,能进的。」
太孙从坤宁宫转去崇政殿。
就在百位官员上朝的地方,跪地不起。.
从晨时跪到天亮,从天亮跪到文武大臣下朝。
官家身边的高公公才来传话,「太孙,陛下召您去御书房。」
一众宫婢都守在御书房外,只听得里头像是有了争执。
官家大怒。
砸了什么东西,呵斥,说,要将太孙关禁足。
太孙的声音拔高:「既然如此,这太孙,我不当也罢!」
高公公闻言,心头一震。
小太孙说话过于激愤,为了一个投敌的霍氏将军,敢和圣上这般呛声,到底是年纪小,心地过于仁慈。
不知随了谁。
殿外坤宁宫的小太监急匆匆往这里跑来,神色惊吓,与高公公耳语。
高公公一听,立即变了神色。
顾不得官家还在书房内大发雷霆,走近殿内,只见得小太孙俯首跪在地板上,脑袋像是被砚台砸破,流着血迹,便是这般,他仍是倔强不服,跪地不起。
高公公到官家面前传话,故意放大了音量,只为了叫太孙也听见。
「官家,坤宁宫来传,太子妃娘娘,恐凶多吉少。」
太宗闻言,神色小变。
跪在地上的小太孙却霎时抬起了头。
酷夏接近尾声。
日头渐而变凉。
京中发生了不少事。
只是这样的事,却影响不到寻常百姓的宅院。
李矜和曹十三娘在院中踢毽子,欢快的嗓音传到亭上。
李宴看见,耐不住被这声音盘静了心思。
对面,易安淮可就不如她想的开,神色颇有些严肃。
「寿王回京了。」他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