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手中笔,往椅背上靠过去,低声道:“不碍事,重写一份便是。”
扶萱勾首看了一眼他写的整整一页字,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磨出的墨,道:“你用的澄泥砚和这歙砚不同,写出的字也不同啊,你还全部重写么?”
闻言,谢湛瞳眸微震,没料到,她一眼便分出砚来了。
老实说,他没想到扶萱对文房之物这般熟悉。能从十几方砚中,片刻便准确地找到歙砚,足以使他震惊。这并非是常人能做得到的,就是对他的物件最为熟悉的石清,也只识得盒子罢了。
谢湛不动声色,想起她往前邀他去丹亭的那张行书帖子,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张正楷,故意道:“你帮我写些罢,我写地太累。”
扶萱瞥了眼他疲惫的眉眼,不疑有他,应了声好,又继续磨出了些墨汁,这才搬来个杌子。
谢湛推着自个的椅子往后退了些,在身前给扶萱留出空位,扶萱这才就着他方才用的桌面,提笔帮他誊抄起来。
谢湛看她一改行书的笔法,端端正正地写出一手正楷,笔意不失质实厚重,超迈清俊,突然想起一件关于扶萱的往事。
年初,二月,扶家将将搬来建康城那个月,在圣上赐婚之前,建康城就流传过关于扶萱貌美无才的传说。
某次雅集,作诗之时,就有人为了这“建康第一美人”作过一首,将她夸地只应天上有似的。而另一人便对她嗤之以鼻,说其空有皮囊罢了,胸无点墨,属实草包女郎。彼时二人吵地不可开交,最后大打出手,直将一个好好的雅集闹地人仰马翻。
那时他尚且不识扶萱,并不对其品性评论,却也看着因她互殴到鼻青脸肿、失了体面的两位世家公子,叹了一句红颜祸水。
然,又怎料到,短短几个月而已,他就对她有了彻底改观,亦是有了不可自抑的情愫。
因这“祸水”,不惜与母亲翻脸,还心甘情愿地丢体面,只盼她予他些真心。
尝过她的滋味后,更是应了那句勾魂摄魄,将他的魂魄勾地尽数消散。
夜风从窗牖吹进,桌案上的烛火晃了晃。
闻着身前人儿水仙般的馥郁清香,看着摇曳不灭的灯火,想起生辰那日手中的柳腰,如这烛火般飘摇,柔韧,弯挺,谢湛掌心渐渐变热。
触感犹在,爱不释手。
“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