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如此,余皇后不禁有了个中思量。
她亲自来看顾这位扶女郎的原因有二。一是深知陛下重视扶家,这位女郎又是扶家全家的心头肉,受她所邀进宫,如今突地落水又失忆,出了闪失,怕是在陛下那头她难辞其咎。二是,比起别家女郎,这位女郎无论是姿色还是家世,皆与太子颇为般配,按陛下暗示,是会被选为太子妃的。
可如今她这一落水,又被谢六郎所救,且谢六郎的态度是毫不避讳,难不成……谢六郎是“襄王有心”?
思此,在太医把脉当口,余皇后再道:“扶女郎毕竟未出阁,谢六郎在此,恐怕不甚妥当。”
她在试探他的态度,谢湛自然明白,不过,这个试探正是他想要的。
是以,谢湛神色自若地道:“正因扶女郎尚未出阁,臣才不敢擅自离去。”
要对女郎负责任的目的如此直白明了,当真令人“刮目相看”。
余皇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因扶萱突然抱恙,作为宴会主人的余皇后和太子离席,这春宴自然是办不下去了。众女郎得了散席的消息,便跟着引路宫女们陆续离了皇宫。只剩王家两位女郎,以关怀为借口,跟着余皇后进了安华殿。
听闻谢湛与余皇后的对话,王芷怡的指尖掐进了手心里,仔细回想方才扶萱落水前后,脊背更是发凉。
原因无他,因她记得,第一声落水声响起的前一刻,她和王艾正行走在假山另一侧的路上,谈论着谢家问名一事。
这世间,绝对不会有如此巧合。
自小起,她便跟着母亲多次进宫,探望余皇后这位亲姨母,这御花园她再熟悉不过,假山内部有个中空的洞,一个洞口离湖并不远。
谢六郎是从假山顶部跃下,以他的本事,完全可以在扶萱落水后跃上去,再在众目睽睽中往下跳。
也就是说,彼时扶萱和谢湛很可能一起藏在洞中,而这一番落水和营救,乃是他们故意的!
想及此,王芷怡再不得平静,抬脚往扶萱榻前迈了过去。
她倒要好好看看,这二人在皇后殿下的眼皮子底下,如何演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