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苏凡穿越的那些乡绅家族,每年也会拿出几十两银子上供给华山派的。
华山派钱粮不多,但是养出上百弟子,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为何老岳,没有大肆的收徒,按理说封山,就该先收一批弟子,然后二十年后,以华山派的底蕴,会渐渐恢复的。
然而,剑气之争,华山派立即封山,等十几年,老岳也不过收了不到十位弟子。
之所以这般,还是因为教学的原因,华山派根本没有足够的老师,单靠岳不群一人,最多也就教导几个十几个弟子,已经非常吃力了。
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叫十来个弟子,都教导成那样,可见这其中的困难。
如果再多收,恐怕也没什么用处。多收了,直接给他们武功秘籍,无法悉心教导,那些弟子,终究练不出什么样子的,林平之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苏凡非常清楚,教导的重要,武当少林,为何每一代都不会缺少门人,那就是因为那些退下来的长老,他们可以成为指导弟子修行的长者。
实际上,在剑气之争前的华山派,也是如此,当年的华山派巅峰,内门的长老,有二十多位,都是差不多一流强者,他们每个人能收徒三五个,悉心教导之下,二三十年后,这些弟子,一半能成才,华山派的实力也只会越来越强的。
可惜一朝结束了。经历了诸多世界后,苏凡才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说法,只是对那些正真的天才而言的,给他一门功法,随意解释一道,对方就可以很快入手。
甚至可以推陈出新。但是那是天才,天之骄子,世间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芸芸众生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