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曹操穿越武大郎> 鲲鹏折却垂天翼,岂任时人笑敝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鲲鹏折却垂天翼,岂任时人笑敝裘(3 / 4)

现在,王舜臣自己知道,他只能射三箭,同时他并不知道老包擅长的法术是什么,所以对他来说,战略很简单,就是先下手为强。

因此他出战时,去了盔甲,光着两条膀子,只带一弓三箭,目的显然是为了把自己的攻击力发挥到极处,去掉可能有影响的一切束缚。

但是包道乙作为一个修道者,他的灵觉比常人敏锐,一感受到王舜臣的目光,就觉得要歇菜,于是不顾一切直接开大——飞剑术。

所以此时!他们是同时出手的,(宝剑出手瞬间,王舜臣弦振霹雳,两箭如石火电光射出)——

箭快,剑亦快!

包道乙低头躲过了眉间一箭,宝剑同时落下,斩断王舜臣左手。

这时飞在空中的第二箭,射在了包道乙的心口。

第三箭已上弦,但没来及拉弓,膀子就没了。

这里需要说明——

包道乙的飞剑,是bug级的存在!原著中,近战超级达人,反应比老虎还快的武松,被他一剑飞来,砍的左臂“伶仃将断”,王舜臣无论武艺、年龄,都远不及壮年武松的高度,又是攻击状态,能全力侧避,只丢了一条胳膊,已经很厉害了。

他不知道包道乙长了颗“偏心”,他只知道自己一箭射中了对方心窝,所以(看也不看)。

现在,局面是一死一伤,王舜臣的选择可以有两个——

第一个,拍马回阵,疗伤看病。但是他已经年过花甲,而且膀子齐肩而断,在这个年代,活命希望如何,作为老兵,心中有数。

第二个,反正都这样了(最好结果变成残废),直接再干把大的!

一个对于只能射三箭的自己都不满意的人,对于一箭都不能射的未来,我认为大概率是不愿接受的。

其实这些心态可以在书中写一写,但是如果写的话,那种电闪雷鸣的变化感就没有了——那一章两千来字,其实写了挺久的,一个老将,一个老贼,对称的死法。

一个骄傲的老将,再打出传奇一战后,沉寂二十年,此时此刻,面对作为弓箭手的职业生涯彻底终结的一刻,我认为在他心中,一个包老道尚不足够。

那么在场之人,谁够分量?

这是基于王舜臣的性格、经历,在剧情推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