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衣在纸上写下红薯,在后边标记上出产地:南美洲。
有了红薯,自然也少不得南瓜这一高产瓜果,产地同样也是南美洲。
他又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有名的高产作物,记录下来。
更多就没办法了。
毕竟顾青衣也不是从事农业专业的人,以上那些信息都是历史上有的,倒还能想办法去寻找,更多他不知道的,也没办法无中生有。
只好将现代农业动向,比如说嫁接等种植手法粗略的告诉那些农博士们,让他们自己去实验一条正确的道路。
顾青衣将这页纸翻过,又起笔写下水泥的配方。
石灰石,黏土,铁矿粉。
当然,他也只知道个大概,所以也只能提供一个思路,让人去反复实验。
有了水泥就可以修建更坚固的房子,更坚固的堤坝,用来抵御洪水和地震。
还有灾后重建,以工代赈的法子。
灾后疫情防御。
……
顾青衣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虽然都只是些粗略的东西,却也记满了整整五页纸。
等他写完,宫九才开口问道:“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顾青衣点头,也没阻止宫九去看这些记载。
宫九:……
他家拿起这几张纸,特别是最开始记载天灾人祸那一张,仔细看过以后,更加神情复杂。
明朝就像是不被上天眷顾一般,真是格外的多灾多难。
不管是谁坐在那个皇位上,恐怕都有下不完的罪己诏。
这委实不是什么人干事,偏偏还多的是人抢着想要去当皇帝,光他知道的造反派就已经有好几个。
不知道那些人若是看到这张纸,在九泉之下会不会变得瞑目一些。
宫九接着往后看。
这五张纸上记载超前的事物,在这个时代,无异于神灵造物。
无论是那些高产的粮食作物,还是作用远大的工业产物,随便一样拿出去都可能引起巨大的轰动。
更让宫九侧目的是那寥寥几笔的政治手段以及应对措施,堪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又满是灵气,醍醐灌顶。
可是,他了解如今当政的皇帝。
他的堂哥朱厚照当的这个皇帝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坏。
只能说,比起当一个皇帝,可能更适合当一个大将军王。
更甚至,皇帝本人可能都更喜欢当一个征战四方的大将军王,而不是困守紫禁城的帝王。
这样一个皇帝,他是不会有那个耐心去改革,去一点一点的实施纸上记载的这些计划的。
更别说朝中除了诸葛神侯这个忠心耿耿的保皇派之外,大多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
能臣干将没有几个。
愿意做实事的更没有几个。
若不是被宫九误打误撞的清洗了一大波,只怕这官场还要更加浑浊黑暗几分。
也怨不得原来的命运轨迹中,小李探花看不惯官场黑暗,自动辞去官职,宁愿浪迹江湖;状元郎顾朝惜更是折在这黑暗之中,丢了状元身份,最后不得不依附凌落石等造反派。
还有更多心怀抱负的人,一头热血撞进这场黑暗里,最后甚至连个姓名都不曾留下,就销声匿迹。
就算如今没有那般黑暗了,却也远远不够。
这样的官场,就是有再惊才绝艳的改革方案,也是没有用的。
宫九沉默着看完了全部:“不如先从派遣船队出海做起吧。”
这是所有计划里,最容易做成的事情了。
毕竟无名岛有自己的船队,可以在不用经过朝堂的情况下,去南美洲将那些高产作物带回来。
顾青衣笑:“我并不着急,那些计划还需要更完善一些才能够实施,如今只是趁着空闲时间先记录下来罢了。”
“有道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就不用担心这些都被我给遗忘了,我哪天想起了什么别的,也还可以再补充。”
宫九看着他,两人无声对视。
宫九能够看得出来,顾青衣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勉强,他只是真切的想为那些人做点儿什么。
这都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而这样一点小小的付出,就足够改变千万人的命运。
他的心中,大爱与小爱并存。
想着顾青衣每次安抚他时总爱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好人,所做之事也绝不是出于什么善心。
宫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样一个人,如果都算不得是一个好人,那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真正的好人了。
而他,为了配得上这样好的顾青衣,也要更加努力一些,成为更加好的自己才行。
宫九看着那薄薄几张纸,心中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那就,造个反吧。
让他把这官场的黑暗一把火烧个精光,好让他的顾先生,有足够发挥的舞台。
作者有话要说:
顾青衣:刚决定要雄起一把,结果富婆九已经把前路都铺好了,吃软饭的快乐,一般人压根想像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