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了一番,三人长得很一般,王立冬有些失望....看了看被一干瘦妇人抱着的笃子内亲王,长相听卡哇尹。
那就这小不点了。
从参谋长顾成毅手中接过早就准备好的圣旨,走到倭国国王座位前,坐下后,摊开手中圣旨,对源师房问道:“这笃子内亲王,叫什么名字。”
源师房忙回道,“敬宫笃子。”
王立冬拿过桉几上的毛笔,在圣旨的一处空白处,填上‘敬宫笃子’四个字,众官员看了眼正在吐泡泡的女王陛下,不禁面面相觑.....不过也松了口气,名义上的老板没换就行,自己还是倭国好臣子,
吹了两口气,见墨迹稍干后,王立冬让干瘦妇人把‘呜哇呜哇’倭国女王抱上王位坐好,示意众人跪地接旨,
“览奏尔祖后冷泉薨逝,朕心恻然。
敬宫笃子、自幼聪明,性敦仁孝,夙有长人之德........封尔为倭国国王,继理国政。
钦哉,母替朕命!故谕。”
众齐齐叩首道,“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任国王的登基大典,在众朝臣的三呼万岁中落下帷幕,虽然简单了些,但女王的心情好似非常不错,在王座上爬来爬去,不时发出伊伊呀呀的笑声。
王立冬把准备好的一份文件递给了新任宰相,源师房小心接过,翻开仔细看了一遍,大失所望。
原以为大都督会一统倭国,没想到只打算占领京都和大坂城以及几处矿产,其他地方依旧保持原样,让各大贵族大地主统治。
和以前不同的就一点,收税的从藤原家改成了宋人而已。
等众官员看完文件,都有点精神不振,搞半天和以前没啥两样,依旧没什么油水可捞,权力比以往还更小了点。
见状,王立冬扔出了一根胡萝卜,“每年收到的所有税款,留一成以供朝廷的各项开支。”
众官员立即来了精神,这话太直白了,一成算是收买他们的费用,怎么分赃那就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事了。环视一圈数了数人头,一共才26位,有搞头。
当下倭国记录在册的耕地面积有88万町,(1町=10反,约9917平方米,约等于1公顷),换算下来就是1300万亩。
农税是‘六公四民’,产出粮食60%归朝廷,40%归农户,当然没算地主的那一份地租。
要是遇上黑心的领主,只能生八万石粮食的土地上,税收+地租,佃农要交十万石粮食,出现了倒挂现象,所以各地会经常发生农民起义。
如今一亩地的产量为200斤,等于石,(倭国一石等于130公斤),整个倭国的农税就有600万石粮食。
最近几年,一石粮食售价在两左右,合算下来单单农税,一年就能收1500万两白银。
卧槽,这么多!
王立冬被这惊人的农税吓了一大跳,高丽一年所有税收加起来也就三四百万贯....百分之60的农税,这倭国贵族的心肝脾肺脏全是黑的.....
怪不得小本子长那么矮,整天拉饥荒,神仙来了也得瘦成麻秆!
“这些年各地领主,地主欠税的情况如何?”王立冬对着宰相问道。
宰相源师房随即喊来以前的大藏大辅(户部侍郎),方脸中年行了一礼后汇报道,“禀大都督,每年的税收平均只能收到一两成,就说去年,所有税金加一起,只收到241万两白银。”
王立冬追问道,“那这些年欠税的明细,大藏省这边都有记录吗?”
大藏大辅回道,“只有最近20年的。”
有些可惜了!
王立冬对宰相道,“十天时间,我要看到全国所有领主和地主,最近20年欠的所有税金的清单。”
宰相源师房不确定道,“大都督,您是打算追缴以往的欠税?”
王立冬道,“交税是每个倭国国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么多年欠的一分钱也不能少了。”说完还带上了一句,“追缴回的所有税金,半成归朝廷。”
宰相一脸为难道,“大都督,不说以往的欠税,就是今年的税金,也只收到了30多万两,就是整理出来...”
王立冬拍了拍小老头的肩膀,指着身边的护卫队员道,“你们只管把欠税的账单整理出来,追缴欠税的事,会有专人负责!”
大都督出兵,再多欠款都能追回啊!
宰相马上心算了一下,要是欠税全追回,朝廷能分到两三千万两,自己起码能捞到两三百万两....
激动!
赌对了!
大藏大辅出声询问,“大都督,要是有领主或者地主掏不出那么多税金怎么办?”
王立冬冷笑道,“三族以内全部抄家,发卖所有店铺土地,要是再不够,三族做工抵债!”
嘶!
谋反也就夷三族,最多脖子痛一下,也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