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闲聊了小半个上午,最后,他试探着问:“老刘那事儿咋样了?”
“没咋样,三七都过去了。”
“师父,你知道我的意思……”
“什么意思?”
“行吧行吧,徒弟我自己打听去。”
徐青稍微放心一些。
如果真的有紧急情况,他师父绝对不会什么都不说,肯定会悄咪咪地提点他两句。
找机会亲了亲刘琳,离开琳琅阁,在街上溜达一圈。
现如今,他名气越来越大,不只是江湖上,现实中也一样。
刘长安宝藏这事儿让他成了名人。
尤其是那一波反转,直接把她的人气值拉满。
所以走在本就有很多熟人的街上,打招呼声就没停下来过,直到有人喊住他:“徐请徐青,这儿,坐会儿。”
打招呼的也是老熟人,吉光斋老板张朝新。
张朝新五十来岁,干巴巴的,永远西装革履戴黑框眼镜,是个典型的文化人,精通瓷器鉴定。
不过在徐青眼里,这是个高手。
虽然不清楚这人的门路,但手上功夫不弱,腰杆子非常灵活,步伐也有点奇特,估计是某个相对较为小众且独特的流派出身。
但是,除了他没人知道这一点,包括古玩街上的众多店主、摊主、买家,因为这人给人的感觉挺文静甚至有点文弱,说话都细声小气的,更是从来没有显露过功夫。
嗯,这样的人在江湖中有不少,功夫不弱,但从不显摆,把功夫当成兴趣爱好或者修行之道,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或者说,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打打杀杀。
相反,越是那些有正统传承的修行者,越是喜欢低调,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江湖的本质,清楚生存和传承的区别,他们传承的不只是功夫和功法,更是生存与立世之道,这会让他们的后辈少走许多弯路。
虽然不是所有后进晚辈都能受得住寂寞,但总有那么几个能听得进长辈的教导,会以更低姿态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另外,有些流派和家族甚至会故意做这样的分工合作,一个家族,传承是一样的,但有的子弟需要出门混江湖扬名立万撑家族的场子,而有的子弟则从一开始就必须低调,或者当作底牌或者延续传承。
有点类似于所谓的“面子”与“里子”。
徐青不知道张朝新为什么这么低调,但知道张朝新喊住他肯定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