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展厅,另一部分当做库房,搬进搬出比小房间方便的多。
既然乔汇的仓库不够用,那就在二楼多存放些,及时给他补货就是。除了鲜菜每天定量供应不留库存,其他的都可以多储备些,专门供应一楼滨州商场。
这些货物也无需物流公司来运输,让如风它们直接送过来入库即可。
楚香怡觉得这样很好,既可以充分利用大房间,又能及时给乔汇补货,再来了新客户也能到现场参观,是附近商贩来这里直接批发也可以满足他们,一举多得。
楚香怡马上安排人重新布置房间货架,尽量减少商场里的物资,腾出一半当做仓库使用。
按照与琼洋果品公司的协定,我可以每天从那里提取一车香蕉。
这香蕉还处在推广阶段,知道的市民范围尚未覆盖整个琼洋市,我并不急着让这些香蕉变现,重点还是先推广。
现在到绿色食品公司来的顾客少了,光靠着这个固定点进行宣传,效率不高,推广的慢。
楚香怡专门派了三个人,将这一车香蕉送到300个批发点儿。
这事儿没有交给物流公司干,是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同时看看销售网点老板的反应,能够在现场看到顾客的反应是最好,这些信息很重要。
事实上这些香蕉一上市就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各网点纷纷打来电话,要求订货。唯一的不足就是要的货物都不多。
究其原因,人们只是对这种大香蕉感到好奇而已,尝尝鲜儿罢了。本地盛产香蕉,再好吃的香蕉人们也不觉得多么好,这股子新鲜劲儿一过去,热度会迅速降温。
基于这种情况,我分析,这些大香蕉在琼洋很难有大的作为了,于是,便将重点放在了北方。
北方试销很成功,黄土县以及周边县区对这种香蕉供不应求,有多少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