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伐谋三国> 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军议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军议事(2 / 4)

皇甫嵩道:“董仲颖,你曾经多次在凉州与叛军作战,又本是陇西人氏,你对于凉州之地形定然了然于胸,就由你为我等讲解地形吧!”

董卓道:“喏。”说着,董卓拔出佩剑,一指沙盘上连绵起伏的群山,“诸位请看,这便是陇山”,又指向陇山以东的一块狭长的平地,“此乃关中也”,佩剑一挥,又指向陇山以西的一块高地,“此乃凉州也。”

董卓道:“所以诸位应该很清楚,我等要率军从三辅攻入凉州,便必须翻越陇山。”

鲍鸿冷哼一声,道:“却也不尽然吧!”说着,鲍鸿抽出剑来,指向陇山以北,“若果要攻入凉州,我等也可绕过陇山,从此地北上,至北地郡。北地郡田地肥沃,我军可先攫取其粮秣,再沿着黄河,一路攻至金城,何功不成?”

董卓不屑地说:“哼,此无知之见也!北上至北地郡,路途遥远不说,途中俱是人烟稀少、城池小破,大军转运粮草何其困难!再说沿着黄河进攻金城,又是一大段长途跋涉。马腾若坐镇金城,便以逸待劳,我军岂能取胜?再者金城以东有桑园峡,前番官军平叛,正是因桑园峡狭窄险要,方才使叛军得逞。鲍将军如此设计,莫非也想在桑园峡败上一场乎?”

“你?!”鲍鸿狠狠地瞪着董卓,气得说不出话来。

皇甫嵩平淡地说:“董仲颖所言非虚。不然老夫也不会陈兵于街亭之下了。”

鲍鸿一听这话,连忙道:“车骑高明,是末将造次了。”

董卓见此,脸上嘲讽之意,难以掩饰。

皇甫嵩觑了一眼董卓,毫无感情地对鲍鸿说:“无事,议事本就应畅所欲言。时而言错,则必然时而言对。言错不应气馁,言中也不应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听了这软中带硬的话,董卓得意之色顿时消解,慢慢将头埋进阴影里,看不清神色。谁也不知道阴影之中的董卓脸色,是羞愧难当,还是憋着火。

皇甫嵩说:“接着说。”

董卓方才抬起头,用佩剑指了指陇山两个山口:“陇山连绵不绝,若要翻越,就必须选择其中之谷道。其中大散关最为险要,难以攻下,并且远离金城;街亭此处则较之不那么险要,容易攻取,且距离金城较近。

一旦攻下,天水、陇西、汉阳、安定、武都五郡就完全暴露在我军锋芒之下。马腾马超父子之所以能迅速打败韩遂、攻占凉州,其关键就在于韩遂用人失当,马超略施小计就攻下街亭。攻下街亭,就能迅速走出陇山,袭取安定、汉阳等郡。如今我军也面临昔日马氏父子之局面,故而这街亭,我军也是非取不可。”

皇甫嵩点点头,说:“董仲颖说得不错。前番马超只用一日就攻下街亭,是因为街亭守将太过愚笨,将营寨驻扎在远离水源的山顶上,让马超轻易断了水源。此番马腾守街亭,我军攻之,马腾断然不会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让我军有断水的机会。而街亭又不得不攻,所以,诸位,接下来我军除了全力猛攻街亭以外,别无他法。诸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砥砺士卒,鼓舞士气,做好一切猛攻的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