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他当初就直接杀了何万书,泰一书院招考时,便不会发生那场闹剧。
若是他在刘仞刚调任圣都时,就明确的对刘仞说,不要“一意孤行”的做事情。
或者直接将刘仞带在身边看着,刘仞也不会沦落至此。
现在他们这群人陷入这种频频被人算计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他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有些懒惰了。
所以,李不器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做事方式。
以后再有该杀的人,只要当时能杀的,就一定立刻杀了,绝不过夜,以免夜长梦多,横生枝节。
…………
夜色悄然降临。
雾霭凝聚,愁云渐生,雨水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一幕烟雨之中,灯火辉煌的滕王阁,好似一位隐于幕帘之后,却依然能艳压群芳的花魁,将凌烟泽畔的一众琼楼仙居比的黯然失色。
诸多修行仙宗的修行者,陆续来到了滕王阁。
一入大堂,便是一道足有三丈多高的屏风。
屏风由一整块上好的白玉制成。
其上以精湛的技法,去其形,留其意的浮雕着整个凌烟泽畔的美景。
更是在留白处镌着李不器的《滕王阁序》和《临凌烟泽,赠师叔滕王》。
由此可见,这道白玉屏风,竟是昨夜连夜赶制而成的。
诸多喜好文字的修行者,皆是会在这屏风之前停留片刻,再行细细品味一番。
某一刻,一位背着古朴的长剑的青年道士,在白玉屏风之前站定。
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位身材胖胖的青年和尚。
禅宗,在大乾境内并不如何盛行,但其中某几位高僧的修为境界,也确实十分不凡。
很快,就有阅历丰富的修行者,认出了那青年道士的身份。
因为他身上的那身青色的,绣纹着精美云纹的道衣,只要是见过的人,应该就不会忘记。
青山观的人!
由此明悟后,那些修行者纷纷让开了位置。
青年道士,自然就是隔着整片凌烟泽,也能让宁晗不敢出手的玄潜。
那个和尚,则是玄潜这些年游历天下,结交的一个酒肉朋友,法号无戒。
这是一个很好的法号,而且这个无戒和尚,也确实从来不守禅宗戒律。
玄潜看了看那一序一诗,点了点头,沉吟道:“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