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去的突然,死因也很不体面,他爱了一辈子的美人,最后也死在了美人的身上。
当天夜里,献美人入宫的饶国公府就被御林军围住,之前毫不起眼的太子秦枕寒手握遗诏,在京外五军卫和御林军的护持下,顺顺利利的登上了皇位。
满京蠢蠢欲动的勋贵重臣,在如此威势之下,什么也做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任他们有何等的想法,怕是还不等实行,就要死在新帝手底下,一个个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做足了恭敬模样。
太极殿上,百官俯首,尽皆跪拜于新帝的脚下。
一众曾经手握实权的公候重臣这些年互相争斗,手中权势大减,如今跪在这里时才恍然,曾经种种,绝非偶然。
他们都小看了这位年方弱冠的天子。
本以为只是掌中随时可以除去的鸟雀,如今却一跃成了真龙。
“饶国公府……”登基大典过后,群臣出宫,远远看见被重兵围住的府邸,曾经赫赫扬扬,威临朝野的国公府邸,如今被囿于一府之中,竟连句话都传不出来。
“咱们这位陛下,可真是,铁面无私啊。”有人漫声道。
“饶国公打的主意,我们都能看得出来,更何况宫里那位,怕是早就在心里恨极了他们了。”
一众人心思各异,皇宫之中,却是遍地喜色。
别管之前是什么心思,新帝登基可是天大的喜事,这种关头,谁要是不识相露出哀色来,那可真是自找死路了。
不过别人真假高兴分不清楚,原属于东宫的一众宫人,却是真的高兴。
“姑娘,一会儿见了殿下,要叫陛下。可不能再叫哥哥了。”面目慈祥的嬷嬷拉了曦光的手,仔仔细细的检查见着她全身上下都妥妥当当的,方才放心,温声叮嘱。
曦光蹙着小眉毛,没说话。
见此,知道她是心里不愿意,吴嬷嬷不由无奈。
她是秦枕寒将曦光带回来后分过来的嬷嬷,她体弱多病,从小就和汤药为伴,冷不得热不得,小心再小心的照料了这些年,眼下看着曦光跟自家的孙女也差不多了。
“姑娘,听话,啊。”吴嬷嬷耐心的劝。
“我不要。”曦光小声说,隐约有些委屈。
她生得好,小小的人儿五官精致,出落的跟个玉人儿似的,又乖巧,因着身体不好,总是安安静静的,整个人都淡淡的,很少显露出什么喜怒。
唯有再提及天子和唐老等寥寥几人的时候,她会有所不同。
吴嬷嬷晓得这是因为陛下救了她,这些年又细心照料,她才会如此依赖,但那如今可是皇帝了。
自古帝王多无情。
天子以前不在意曦光这样唤,但以后可说不准。
吴嬷嬷心中担心,又劝了几句,却拿执拗的曦光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停下。
“哥哥还没回来?”曦光晒了会儿太阳,忍不住问。
被那双水润的眼睛一看,吴嬷嬷立时就心软了。
“我早就打发了宫女注意着,眼下没通报,应该是没回来。”她说。
曦光就有些失落,她这些天很少能见到秦枕寒,他好像很忙。
“我去外面等着。”她说,就往外走去。
秦枕寒称帝后,就搬去了紫宸殿,曦光则被他安置在临近的昭华宫。
两处宫殿离的很近,曦光只需要去外面的花园里候着,就能看到秦枕寒什么时候回来。
御书房中,秦枕寒正忙着。
刚刚登基,先帝又留下了这样一个烂摊子,上辈子他就耗费了七八年才理得差不多,这辈子怕是也差不多。
见过了朝臣,他抽空喝了口茶。
“曦光在做什么?”放下茶杯,秦枕寒拿起折子,却没急着翻开,而是忽然问道。
他这些天忙,昨天见曦光时,瞧着小家伙似乎有些蔫。
“姑娘正在小花园里玩呢。”自家主子对曦光上心,常信一直准备着,这会儿听他问了立即就答了上来。
秦枕寒眉微扬,曦光身子不好,素来懒得动弹,在殿里听话本子就能听一天,怎么就去了花园。
莫非是在等他?
想到这里,他翻看折子的手微顿。
常信候在下面,等着他的吩咐,却见自家主子问过之后就没了动静,偷眼瞧了一眼,看着不像有什么吩咐的样子,他就又悄然退到了一边。
将手边堆着的折子处理了大半,只余下一些不甚要紧的,秦枕寒方才停手,道,“该用午膳了。”
“是,御膳房刚才已经来过,奴才让他们按照以前的单子来做,陛下您准备在哪儿用?”常信立即说。
“摆在偏殿就好,”秦枕寒说,又道,“把曦光带来。”
常信面上就露出了些喜色,他刚才没说,听下面的小黄门道,曦光好像有些不高兴。
不过,陛下惦记着,姑娘知道了肯定会高兴起来的。
不多时,膳食还没来,曦光已经到了。
甫一进殿,看见了秦枕寒后,她平静的小脸上顿时就勾起了一个淡淡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