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嚯!不错嘛!林秀芬默默给苏兆明鼓了个掌,瓜娃子天生的生意人啊,眼光挺长远的嘛!别看瓜娃子的言论放在21世纪烂大街,可搁在1975年的农村,那可稀罕了。毕竟计划经济,竞争是神马?听都没听过。
但是农村自己搞的生产小组,跟国家统购统销的大企业是一回事吗?生产小组的确是公家的没错,但跟国有企业性质完全不同。谁在县里没有亲朋好友咋地?你能通过上报纸扩大知名度,我不能拉关系硬插队截你的胡吗?作为前项目经理,说起各种气死人不偿命的商业竞争,那她可就不困了啊!
“那姚同志对此有什么想法吗?”林秀芬看向姚双翠,她也是管过事的人,知道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不可能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所以在发表意见之前,她想先听听姚双翠的打算。
“细布是一定要做的。”姚双翠先定了个大基调,“我们中国人自古穿麻,麻布的历史比棉布还要长。所以即使从长远来看,麻布也不止做装谷子的麻袋和做纱窗两种用法。它是可以裁衣裳做裙子的。纱窗装上了三年不用换,顶多用点碎布头补补老鼠洞。可城里人的衣裳年年要裁,麻布只有能做衣裳,才是长远的。做纱窗……”
姚双翠摇了摇头,“一锤子买卖。卖完这一批没了,妇女解放的事业不又要中断了吗?”
林秀芬试探着问:“你想让我去枫木塘做妇女们的思想工作?”不能够吧?妇女们怕是不会认她的“才女”光环。
果然,姚双翠顿了顿,道:“如果你愿意,我很欢迎。”
咦?话里有话啊!林秀芬笑了笑没说话,等着听姚双翠真正的目的。
姚双翠又顿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你们竹水大队,有谁会纺织么?或者,不会纺织也行,机灵能干即可。”
林秀芬的脑子里快速闪过几个人名,奈何她穿来不久,对竹水大队熟悉的有限,于是含混的道:“有几个。”
“跟你关系怎么样?”姚双翠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