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俩和尚影像怎么变得透明了?人呢?这……”众人看得莫名其妙,彼此面面相觑后,便纷纷转过脸来盯着“巨女”催没弟,想看看这位神秘莫测的“谪仙人”如何能将自己代理此处,以前往另一处世界入口?
“好了,继续前进,目标:寺庙钟鼓楼。”话音一落,她便让母亲领着大姐、二姐、三姐、嫔妃师姐、朱由检、众嫔妃、张三丰等人继续驾云向前,却还没走到一半便发现面前时空扭曲,竟出现了重重人影。
“何方妖孽!竟敢来此捣乱,莫非是想被我佛法超度不成?”话音一落,只见重重人影逐渐由虚幻凝聚成现实,竟是两名身着黄色袈裟的喇嘛老僧,正领着一群头戴僧帽且身着红袍的年轻喇嘛踏步虚空而来。
“咦?xī • zàng活佛?密宗法师?这……这‘汉传佛教’怎么会与‘藏传佛教’搅和在一起了呢?”众人不禁疑惑。
其实“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区别明显,一是宗派不同、二是形成时间不同、三则是内涵与风格不同。
在宗派上,“汉传佛教”包含三部分,一是“小乘二宗”,即“成实宗”和“俱舍宗”,为“部派佛教”时期传入中国汉地的佛教流派;二是“大乘其余七宗”,为“大乘佛教”时期传入中国内地的佛教流派;三则是“大乘密宗”,为“密教时期”传入中国内地的佛教流派。“藏传佛教”与“大乘密宗”同源,是“密教”传入藏地后的产物。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在时间上,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要远早于它传入藏地。
在“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中,都有佛教思想流入汉地。但一直到密教时期,佛教才开始集中流入藏地。而这其中。佛教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部派佛教”时期,即“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开始出现不同。
当时,佛教主要由“大众部”(大乘佛教)和“上座部”(小乘佛教)两个部派组成。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后,两个部派又分裂出了十数个支派。但是,两“部派”的基本格局并未变更,一直延续至今。
“”佛教”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大乘佛教”辉煌时期。当时,部分佛教徒同时吸收了“大众部”和“上座部”的理念,杂糅形成了所谓的“大乘佛教”(渡人渡己),并将其余所有原来的“部派佛教”主观上刻意称为“小乘”(只渡己不渡人),认为“佛法造诣”不够,比如“准提佛母”化身“菩提老祖”隐居“灵台方寸山”偷偷传道。
“佛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则是“大乘佛教”的分裂阶段。这一时期,“大乘佛教”分裂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两大派。“中观学派”又称“大乘空宗”,提出了“假有性空”的观点,认为世间一切皆虚妄与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