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见老太太并没有真正的生气,便也是放了心,笑着说道,“反正我也不欠她的,吃的,用的也是我自己的份例,就算份例里没有的,也是我用自己的银子买的,有什么说不得的,更何况我说的也在理不是?老太太可不能偏心了去。”
“偏心?是我偏心你还是偏心你大嫂,你自己心里也有数的,这事可怨不上别人,你也别眼红你大嫂的东西,这以后荣国府里当家的还不是你大嫂,以前让你帮着管家那是还没有你大嫂呢,以后等你们分了家,你也有的是时间去自己掌管家权,荣国府里的你就别想了。”
王夫人也是知道,倒毕竟尝过那当家做主的滋味,自然是不甘心的,这都这么长时间了,她也早就死心了好吧,只不过是心里总有气出不来罢了。
说到分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毕竟父母在不分家,老太爷和老太太现下看着也还好着呢,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当家做主呀,王夫人并没有将老太太的话往心里去。
其实贾母也是透漏了一点消息,想让老二家的能够有点数,这以后分了家了就是两家人了,这个时候不和嫂子处好关系,还等到什么时候去呀?
这分了家以后,来往自然少了,爷们在外的时候多一些,可不就指望着妯娌关系好在床边吹吹耳旁风嘛。
贾赦和贾政的关系也就看着好了一些。但贾母也不指望他们感情会有多么亲密了,也只期望她们的关系能够缓和一下,能够因为分开,不在各自眼前了,变好一点,两房也能左右相互照应着点了。
“说起来今年珠儿也十二三岁了,也该重视起来了,你可有相关的好人家的姑娘人选?”
王夫人一听到说起了珠儿的婚事,神经立马就紧张起来,不动声色的说道,“老太太也是知道,原先儿媳也是在寻思这件事呢,只不过还没等行动,就遇上了这事,如今也是在家里守孝,也不方便出门去应酬,自是没什么人选的,老太太那边可是有了什么好的人选?”
王夫人最后还是没忍住试探了一下老太太,贾母也是不想插手孩子的事了。毕竟这若是做的好了,也不一定能得句好。
这感受她也是知道的。本身张氏并没有错处,与其说是错,不如说张氏比一般人家的媳妇都要完美,但贾母还真就是看不上她。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儿媳妇不是她自己选的。本身贾赦不在她身边长大,儿媳妇还不是自己选的,她心里能没有半点别扭?
珠儿虽然也是过了三岁才抱到她身边养着的,到底是记事了,但这情形和当初的自己也是相似的。
贾母对贾珠的感情也是为了他好,更不好在这事上过多的插手,总归要让王氏满意了的儿媳妇人选,以后这家宅才和睦。
“我这边也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珠儿的事还是得靠你相看呢。索性珠儿年岁还小爷不怕耽搁一两年,你也是知道我们荣国府认识的人家也都是些勋贵人家,珠儿和老二一样是要走科举的,本身政儿也已经够辛苦了,什么都需要自己奋斗,我想着珠儿这边是否要找个书香门第,最好是兄弟多一些的姑娘,你看这样可好?”
王夫人听了老太太的话,也是半信半疑,并不全信老太太说的话。
即便是不大相信,但也认同老太太说的话。到底是心疼自己的儿子,眼看着老爷在翰林院里应酬,也只得一两个同僚认可。
就算是入了翰林院也没能放松做学问,就怕别人质疑他这个科举成绩是有水分的。
“老太太说的很是,老太太你也知道,我们老爷爷只得一两个好友,这其中的人家也没个适龄的姑娘,就算是有适龄的姑娘,也是个庶出的,也配不上我们珠儿,我这也是毫无头绪呢。”
老太太不管她信不信,但她们为珠儿好的心都是一样的,“这事我看还得麻烦你敏妹妹,好歹也是嫁去了书香门第,想来有这方面的资源。”
王夫人一听到要麻烦贾敏也是有一瞬间的不乐意,但也无法推脱,好歹林如海如今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了,认识的人家肯定比贾政认识的人家条件要好的多。
又一想到贾敏虽然人高傲看不起人,但对她这两个孩子还算好,再加上又是珠儿的亲姑姑,操劳一下也没什么。
索性就心安理得的应下了,“老太太说的很是,合该给姑太太去信,好歹是亲姑侄呢。说不得他姑姑也惦念着这事呢,那就有劳老太太写信告诉她一声了,老太太也知道,妾身也不懂得什么诗情,只怕姑太太看了也不愿意再看了呢。”
这不过是个借口,好似不是她写的信,就不算她求人了,反倒是贾母没有想到王夫人答应的这样爽快,还以为会大变脸色,不同意呢。
后来又一想王夫人虽然性子扭,但对自己好的事也从来不会多说,也不会拒绝,又一听这话,也是有些理解王夫人的想法了。
不过为了孩子的未来,倒是也不打算追究王夫人不得体的地方,索性以后也不在一起居住,有什么缺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既然你答应了,那我明个儿就往扬州那边送信了,你可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敏儿给了人选,你又要反悔了,弄的你妹妹里外不是人了。”
王夫人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老太太那你可看错我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放心好了,若是事情成了,我保准是备一份大礼送给姑太太去。”
贾母才不指望王夫人真的会如此好心,不过想来为了珠儿,也不是不能妥协,“知道你嫁妆多,林家那样富贵的人家还能缺了你这点东西,你有这心就好了,虽然说珠儿已经成年了,但书香门第的人家都有些讲究着呢,亲事没成之前,就暂时别往珠儿身边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