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也太小瞧她了,她还能不知道吗?再怎么说她也是会为了孩子忍耐一些,更何况现在贾敏也是远在扬州,看在给二房回礼的礼品没那么差的份上,也是眼见着没那么讨厌了。
“老太太这边若是没其他的事的话,妾身就去看看元春了。本来这个时候该带着元春出去参加宴会的,只是有些对不住了,正好元春也是要出孝了,希望到时候老太太和大嫂出去的时候帮着看顾些元春了。”
元春也是十岁了,王夫人也是和贾政商量过,要给元春起个正式的名字,尤其王夫人想起当初贾敏可是随了她哥哥们都是反文旁的字,起的名字,她们元春也不能差了去。
只不过一直没确定到底要选哪个字罢了,这事她们也是没和别人说,毕竟若是定名字得往族谱和衙门里修改名册,这可是关系到将来女儿选秀,马虎不得。
贾代善那边也是选定了很多的好字,寓意虽好,但王夫人倒是没一个想要选的,都不满意,毕竟当初都是贾赦先去和老太爷说的这事,老太爷也是闲来无事早早就选定了七八个好字,她就不信大房那两个人没能提早预定了好字,看起来就像是为了迎春那丫头选过的。
她的元春可是正正经经的嫡女呢,难道还要用迎春剩下的东西吗?就算是一个名字也不行,王夫人心想贾赦肯定是圈定过了名字的,王夫人有了这些想法,自然是不会同意用这上面的字的。
回头和贾政说了自己的意思,“老爷你看,眼见着我们元春就大了,是时候将大名定下来了,老爷读书多,还请老爷多看看,好给女儿取个好名字。”
一开始贾政也是无所谓。虽然对女儿元春也是多有疼爱,但到底是和女儿家,没有太过多想。
“老太爷那边取的字我也是看过了,都也是好字,也没有必要再选定了,直接从中取个字就是了。”
在贾政看来女儿家用到名字的时候很少,最多是选秀的时候唱名,还有成亲的时候交换名帖,嫁了人以后就会在前头冠上夫家的姓,很没有必要多事。
王夫人可不这样想,她就这一双儿女自然是心里疼爱的很,受不得半点的委屈,“老爷说的倒是挺好,但也不想想那大房里的迎春也是从这中间取的名字,这岂不是委屈了我们元春。”
贾政可没那么觉得,毕竟他和府里的庶出的姐姐关系不大好,多半时间也是叫的排名,他想着还是姐姐出嫁的时候才定的大名呢,他都忘记了具体的叫什么了。
总归都是做姐姐的,他也从来没有连名带姓的叫过,不记得也是有的。
“你也知道好名字都胖老太爷圈定出来了,剩下的可真不一定有更好的了。”
元春作为他的长女,又是嫡出,想来也可以和她姑姑一样,随着家里的男孩的名字取。
像老太爷留下的贾瑛,贾瑗,贾珏,贾環,贾琬,贾玫,都是寓意比较好的,但其中适合女孩子的也就那么几个了,从这也能看出来贾代善内心里还是期盼贾家的儿郎能多一些了。
王夫人再怎么不甘心也不得补认同贾政说的很对,也只能无奈的说道,“我们元春怎么这么命苦呀,还得和个庶出的一样的待遇。”
这话说的贾政就不乐意听了,“你也别不乐意,现在老太爷还在,没有分家,我和大哥都是差不多的。但等分了家,大哥继承了爵位,那最少是个侯爵呢,就算是大哥的庶女都比我这个小官的嫡女高贵去了。”
“老爷说的什么话,怎么能妄自菲薄,就算是袭了爵位也不过是个虚职,哪里比得上老爷正经科举出仕,难不成老爷这么些年还能不升官了不成?”
“你就看现在大哥是个五品官员,我还是个翰林院里的七品官员,就不要计较这么多,到底是一家子姐妹,况且迎春才多点,等她长大了,元春说不得都有孩子了,你若是这样空闲,不妨多看看几家儿郎,趁着荣国府还被人放在眼里,给我们元春定个好人家吧。”
“这事我知道了,这不是还得走一遭的选秀嘛,我能不着急吗?这事还得等选秀过后才行呢。”
“行了,既然你心里难受,就早点定下来吧,省得到时候你看中的名字又被别人定去了,隔壁府里的侄媳可是要生了的。”
贾政也就是吓唬一下王夫人,谁不知道隔壁府里生下来的小孩用的也是草字头的字了。
可惜这会儿王夫人的心乱了,立马就当真了,急急忙忙的说道,“那就先选瑗这个字吧,和我们元春的名字也算相合了,老爷你去和老太爷说一声改了这个名字就好了,到底是前院,我就不过去了。”
王夫人也是心里不舒坦,不想再去荣禧堂或者是梨香院一趟了,贾政也无法,她不心疼女儿吗?并不是,只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的,这做官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他故意贬低自己的女儿,只是怕她们对他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免得到时候失了平常心。
大哥能有个爵位打底,就算是犯了什么错,最多就是闲赋在家,好歹有个爵位撑着,他有什么,他不求位极人臣,也只求能平平安安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官升官。
只怕在未来的十年里就不要想什么超越大房的事了,虽然他也是跟着老太爷身边学习人情练达,到底是没有贾赦会变通。
贾代善到了这个时候也不用委婉了。直接就这个因素和贾政剖析过他的性格,也不用妒忌不甘心,这都是性格使然,从最初的不甘心,到现在的认清事情。
贾政的心里也是颇受打击,原以为他比大哥要强上许多,没想到到头来官场上不是你做学问做的好,就能够得到上官的赏识的,还要讲究人情往来。
在这一点上他是远远比不上从小就按照继承人培养着的贾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