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每晚穿成太子的小毛团> 95、番外三(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5、番外三(上)(1 / 3)

建昭元年,花朝节。

京城东西夜市灯海流光溢彩,满城士庶均以花神庙所派发的面具遮挡脸面,簪花于发上,雀跃高歌,欢庆节日。

道旁鲜花盆栽生意兴旺,间或夹杂各类美食和新奇玩意,教人目不暇接,但人群中的一男一女仍引得路人频频回顾。

男子魁梧刚健,比常人高出大半头,发色略浅,一袭不起眼的灰色大氅,戴飞燕衔海棠面具,只露出紧抿的双唇和白皙的下颌。

他横抱的女郎倾髻妩媚,以紫色蝴蝶面具遮脸,璎珞和珍珠耳坠子轻摇慢晃;身穿银灰色披风,内套合身淡紫色素纱褙子,层叠裙裳以银白丝线绣满玉兰花枝。

体态婀娜,衣裙讲究,气度高华,非富则贵。

她慵懒搂着那青年的健实肩膊,舒心闭目而睡。

乍一眼望去,俨然是对毫不掩饰爱意的情侣。

当前方两名读书人高谈阔论,女郎幽幽睁开一线迷离醉眸,似有了兴致。

“太上皇退居行宫养病,是大宣立国以来第二次禅让吧?”

“不错!眼下新帝登基,四国七族借花朝节同贺同乐,真可谓难得的盛举!”

“八方来朝,万姓齐聚,难怪在鸿胪寺当差的妹夫忙得脚不沾地!”

“哎呀!瞧这些异族男女,大庭广众下搂搂抱抱,成何体统……”

“嘘!少惹事!”

“话说回来,就连永林郡王也入京了,只是没引起太多关注罢了!”

“这两年皇城内波折频发,惊人大案一桩接一桩,所幸新朝新气象,定可扭转乾坤。”

青年和女郎闻言,不约而同勾了勾笑唇,转而倾听另一侧少妇们的对话。

“前日,嘉月长公主带领众贵女到北山祭奠太后,一下马车就吐个不停,必已怀有身孕!”

“看来传闻是真的,昔日她心系表兄,和齐家那位不过是挂名夫妻,常年凑不到一处。”

“是啊!和现任驸马曾有婚约,现今出双入对,蜜里调油的,成婚两月便获喜讯,不是明摆着的么?”

“反观年纪最大的乐云长公主,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正月中旬恭迎返城的祭奠仪丈,我有幸远观,乐云长公主生得如下凡仙女,那张脸娇媚的呀……谁能想到快三十岁了?还无情无爱,铁石心肠?”

三人边聊边挤到路边挑选桃花。

女郎恹恹蹭了蹭青年,悄声嘟囔:“胡说!人家才二十八!”

青年步履凝滞。

他怀中女子不是旁人,正是遭人妄议的新帝长姐,乐云长公主,夏春。

乐云忍耐天旋地转的眩晕,从青年处抽回纤手,轻捂红唇,悠悠打了个哈欠。

愣了须臾,又觉手无处可安放,再度绕上他的脖子。

带点湿润的柔软,烫得他两耳宛若熟虾。

乐云浑然未觉他微微一哆嗦,自言自语:“何谓‘无情无爱’、‘铁石心肠’?没遇上喜欢的,难不成草率将就?若生为穷苦人家姑娘,或许有迫不得已之处……可这天家公主嘛!活着走一遭,何苦走那笼络人心或繁衍子嗣的自困之路?”

她懒懒抬目,瞅见那青年滚动的喉结,伸出指头戳了戳,笑眯眯问:“我说得对吧?”

青年拘谨点头。

乐云细看他面具遮掩下的脸部线条刚柔并济,凤眼深邃狭长,眸光如浸染清辉,腮部甚白,于华灯下呈现剔透玉色。

哦?是个美男子?

对了,这人……是谁啊?

···

花影灯光交错重叠,晃得乐云熏醉更酣。

欢天喜地的笑语声,却没能模糊耳边的狂烈心跳。

今晚的零碎片段浮现于脑海,有宴席上的飞觥限斝,有不绝于耳的箫管弦歌,有高朋满堂的热烈相庆,有……女眷席上对她的各种“关心”。

事实上,乐云从不把皇亲国戚们的催婚之言放心上,即使亲眼目睹帝后、赵王夫妇、妹妹和妹夫的柔情蜜意,她多半会款斟漫饮,微笑旁观,衷心祝福。

但这一夜,宗亲们如相约好了似的,纷纷捧出京中未婚才俊的图册,劝她过目。

诚然,册上英才个个养眼,资历不俗,堪可为婿。

可她总觉差了点什么。

畅饮甘泉露后,她忽然懒得应酬,提前回了长公主府,又因远处漫溢佳节欢欣,索性脱下礼服大衫,只带女武侍沁儿偷溜至大街。

从西市逛至东市,恰逢花神庙为祈福信众发放群芳面具,她雀跃凑热闹,拉着沁儿去领,在戴上紫蝶拢绣球的面具后,被汹涌人潮挤到角落。

受酒意所惑,她无端生出胆大妄为之心,决意丢下沁儿,自行玩耍。

反正四海升平,万民齐乐,京城并无危险。

然而没走多远,她受人推搡,微醺时脚步虚浮,不慎踩了一男人的鞋,痛得对方嗷嗷直叫。

那人背厚腰圆,面阔口方,先是破口大骂“哪来的不长眼睛的”;待见她孤身一人,曲线玲珑,立马改口。

“姑娘来花神庙求姻缘?这一脚,定是上苍的安排!”

周遭路人见状,齐齐退开数步,等着看戏。

乐云嗤笑:“既是上苍安排,那便无需道歉了。”

她本就嗓音娇懒,如春风抚花,再加上戏谑笑音,听得那人骨头发酥,色心顿起。

“当然用不着道歉!在下还须请姑娘到酒楼喝上两杯,以感谢玉足惠踩,令我精神百倍。”

说罢,便要伸手拉扯。

乐云贵为宗亲女之首,岂能容不三不四、不怀好意的男子动手动脚?

可她落了单,又不会武功,只得隐忍怒火,避过油腻爪子,冷笑道:“酒倒不必,本公……姑娘赏你银子买新鞋。”

那人的四名同伴见她素手盈盈,蔻丹如落桃,同时张开五指抓她。

就在她手忙脚乱、嫌恶拂开、被人揪住一截袖子之际,一道高大灰影从旁掠至。

不晓得使了何种法子,只听“哼哼”“哎唷”声响起,包围乐云的五名男子分别往不同方向跌出,摔倒在地,引发围观者惊呼。

乐云狐惑审视解围者的背影,健硕,伟岸,似曾相识。

当此人转头确认她的安危,燕子海棠面具遮住半张脸,遮不住俊美难匹的气质。

尤其那双星眸燃亮关切,红润嘴唇柔柔发声,她只觉神魂有瞬间剥离,竟没听清他所问。

一定是甘泉露之故,害她心如鹿撞,呼吸不畅,身体摇摇晃晃。

青年适时探臂,托牢她后背,低声道:“先离开是非之地。”

乐云茫然眨眼,却未挪步。

被打倒的男子相继爬起,高呼引来七八名随从,大有群殴之势。

青年似是不愿惹事,略一弯身,道了句“得罪”,将乐云抱在身前,骤然飞踢两脚,逼开拦路仆役,闪身融入人堆,直往西行。

堂堂乐云长公主,就这样猝不及防被一名陌生男子拐了。

但她贴近那壮阔襟怀,丝毫不觉慌乱,反而滋生出丝丝信赖和缕缕期许。

是因为这人仗义相帮、态度磊落?抑或浑身散发的逼人英气?

她不辨面目,甚至没问姓甚名谁,安全感来得无任何道理可言。

顺着一起一落的步态,她于恍恍惚惚间打了个盹儿。

醒后闲言碎语入耳,许久方回过神。

···

“买豆花嘞!山水豆花!甜咸都有!”

路旁不甚响亮的吆喝声教乐云精神一振,不自觉吞了口唾沫。

“停!停停停!”她娇声娇气嚷嚷,手指轻轻挠了挠青年的前襟,“我、我要吃豆花!”

青年停步环视,犹豫片晌,将她抱至一对老夫妇所开的豆花小摊前,核实她有能力站稳,才腾出手用帕子细细擦拭桌凳。

乐云夸道:“哟!竟是细心、周到、会疼人的小伙!”

青年窘然一笑,恭请她落座,随即立在她身后。

老妪殷勤招呼:“二位吃点什么?”

乐云探头探脑去瞄木牌上的字:“来碗甜的,加两勺红豆!”

老妪应声,又笑而端量那青年。

乐云回头朝他招手:“来坐呀!拘束什么呢?我请客。”

青年略微迟疑,道谢后谨慎坐到她身侧:“要甜的,麻烦加一勺核桃末。”

不多时,老妪捧来两大碗豆花,白腻如雪,表面浇淋了一层晶莹剔透的蜜浆,分别添加熬煮软绵的红豆和炒过的核桃仁,麻利放置两人面前。

乐云喜滋滋舀了一勺,却被青年制止,认真检查一番。

她虽觉奇怪,但美食当前,顾不上多想,也没摘面具,优雅喂入口中,深觉豆味浓郁,细如纱棉,鲜甜柔滑。

青年同样未除面具,一语不发,大口进食,似乎没多少细味之意。

乐云悠哉悠哉吃完,从随身小荷包摸出几颗金豆子结账。

老妪早看出她服饰奢华,仍被这份豪爽吓了一大跳:“姑娘!小小生意,没、没这么多找零……”

“老人家拿着便是!”

“豆花不算什么……”老妪见她财大气粗,战战兢兢推辞,“且当给贵人免单。”

“唉!老人家大晚上还摆摊,可见日子过得不易……”

青年眼见两方僵持不下,赶忙摸出一把铜板,交至老妪手中。

老妪连连摆手:“也用不着这般多!”

青年示意她收下,当即搀扶乐云离座。

老妪笑道:“恭祝二位白头,良缘永结。”

乐云非但不恼怒,还噗哧而笑,转目见那青年耳根至颈部一片赤红,更起了捉弄心思,笑答:“借您吉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