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评价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蔡襄的理财能力也是相当厉害的。
欧阳修在庆历新政中着力解决财政痼疾,但蔡襄以后可是正授的三司使,主管朝廷财政。
那个时候,宋廷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已深。
蔡襄善于理财。
“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入以制用。
划剔蠹,簿书纪纲,纤悉皆可法”。
他是个真正的理财高手。
蔡襄笑眯眯地翻开国富论。
一开始还是笑眯眯地,但看了几页之后惊讶地看了看乖巧如鹌鹑的欧阳辩,然后又把头埋进国富论之中,再抬头的时候,发现手边的茶水已经冰凉,才知道过去了很长的时间。
蔡襄觉得很是失礼,赶紧道歉道:“失礼了失礼了,冷落永叔了。”
欧阳修笑着摆摆手道:“无妨无妨,君谟慢看就是,反正今日也无事。”
蔡襄将书轻轻放在桌子上,叹了口气道:“若是庆历时有这么一本书,咱们的主张……”
欧阳修笑着摆手:“庆历之时非战之罪。”
蔡襄闭上了嘴巴,一会才道:“这本书阅后如醍醐灌顶,简直是酣畅淋漓,莫非是永叔借助和尚之名所作?”
欧阳修摇摇头道:“君谟没有注意到吗,里面的商业门道,如果不是自己亲自探索,是难以摸索到其中的道理的。”
蔡襄回忆起书中的内容,不由得点头赞同。
他再次看向欧阳辩的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看子侄辈的眼神,因为国富论若真是欧阳辩所写,那么此子学识之精深,尤其是在理财这一块上,就是宗师级别的人物了!
看书的人不同,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