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聊得挺多,但谭克文确实坐不太久,在辰时三刻以前,他就得回到城主府,参加展开一天工作之重的晨会。
临走前,谭克文忽然想起自己貌似漏掉了李卫真说的某句话,便回顾道:“你刚才好像说,你找李叔有事相求?不妨说来听听,或许我更能帮你的忙。”
李卫真点头致意道:“有心了,但这件小事就不劳您大驾了。我计划是想去南海一趟,但现在你们的海防边检那么严格,为免惹来麻烦,就想借李前辈的人情,给弄两张免检的船票而已。”
“不过这件事,我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所以先多谢你的好意了!”
闻言,谭克文似若有所指地撇了卧室方向一眼,淡然笑道:“你确实是有办法的人,懂得利用身边的一切,为自己创造机会,这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
“也好,这件事我就不插手了,边检总署那边也不全是我的人,能少留下些蛛丝马迹,不是坏事!”
政治的事情很复杂,在这次短暂的交心过程中,谭克文已不止一次在暗示,在这座城里,他并非能只手遮天,为所欲为。
这一点,李卫真深感理解,他虽为玄门弟子,但对政治的印象却并非是一张白纸。
昔日在太一门,李卫真也曾从过政,他尝试过权力的滋味,也痛恨过弄权者纸shā • rén的手段。
政治,是肉眼看不见的战场,是不限于二人对弈的棋盘,是一纸文书,就能让大地埋骨无数的险恶,是比任何飞剑都厉害百倍的武器!
为何比起和平,谭克文更青睐于密谋一场战事?
或许,是因为只有在战时,在那危急存亡之秋,许多来自内部的压力,才会调转矛头,一致对外。
也只有在战时,谭克文所能拥有的权力,才能最大程度,不受限制。
送谭克文出厢房后,李卫真回到客厅,静默独坐,开始思考这次会谈中的许多细节,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谭克文会是一个好盟友吗?
这点缺少对比,至今为止,结盟一事就如“大姑娘花轿,头一回”。
但至少从纸面实力来看,谭克文绝对是一个不错的结交对象,和他做朋友,远比成为敌人要强。
为今之局势,实在不宜再多树敌,那样容易困守一处,寸步难行。
那么,所谓的共同利益,现实吗?
理论,谭克文的确需要宗门势力的帮助,才能实现一统天南全境的野望。
玄门弟子修行的本意,是在于“出世”,偶尔入世是为了感悟红尘疾苦,济世救民,匡扶太平。
所以,玄门教派极少会在无理由的情况下,干涉俗世政权。
因此,俗世政权理应也不能把战火带到山,打扰修士们的清修。
但这种泾渭分明的和谐,又往往只存在于书本的道理而已。
无论是宗门还是教派,人才是根本。而人是容易受感情、利益……种种变化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