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长歌落日圆> 二百六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六十、(3 / 3)

王继忠没有作声。

姚东之不知如何安慰王继忠,赵恒已经明确地拒绝了他回国,并且写在誓书里。这一条是他最后加进去的。姚东之记得,初拟的和约里没有这一条,可是,到底是为什么赵恒不让王继忠回到宋国?

姚东之想不出来,他也不想想,草原上的豁达的胸襟,已经让他不习惯思考赵恒的那副七弯八拐的心肠。

他对王继忠说:“上将军,你也不要想那么多了,令兄要我给你带个信,让你找机会与他在杨柳渡口见个面。”

王继忠扭过头,问:“是吗?”

姚东之说:“当然是的。”

“什么时候?”

“时间你来定,让李德昌回去的时候带信给他。”

王继忠站起来就走。

姚东之说:“上将军哪里去?”

王继忠说:“我要告诉李德昌,明天我就去见家兄。”

姚东之说:“皇上,皇太后还在大帐里,万一不允许,你怎么办?”

王继忠说:“我不管,我一定要见到家兄。”

王继忠说罢,走进大帐,上前跪下。

萧绰连忙问道:“继忠,你有什么事?”

王继忠说:“臣想明天去见家兄。”

耶律隆绪说:“继忠兄,你明天想见你哥?”

王继忠说:“是的,皇上,家兄托大将军回来说,他很想见臣一面,请皇上,皇太后准许。”

萧绰说:“很好呀,继忠,明天就请你的兄长来契丹大营,与你见面。”

王继忠说:“不,太后,家兄是不会来大营的。”

萧绰问:“那你们在哪里见面?”

王继忠说:“家兄已经约好了,在杨柳渡口见面。”

萧绰说:“既然这样,朕准你前去。”

王继忠说:“多谢太后。”

酒宴既罢,萧绰派出韩杞随李德昌去澶州,将契丹誓书送给宋国留存。

王继忠将二人送出大营,对李德昌说:“李大人,继忠不能远送,今生可能难以相见了,愿你富贵平安。”

李德昌动情地说:“王大人,在下非常同情你的遭遇,你是个好人,这次和约能够达成,多亏了你,我们都希望你能回来,可是——”

王继忠说:“李大人,别说了,只怪我福薄命蹇,生就了的流离命,既然命运这么安排,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李大人,请回去给家兄捎个话,明天,我在杨柳渡口等他。”

李德昌说:“王大人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你在契丹也要好好的过,不要灰心,有回归故里的一天的。”

王继忠苦笑着摇着头,挥手让李德昌,韩杞走了。

王继忠看着李德昌走路摇摇晃晃的,知道他喝多了,心里有些担心,但是想起他刚才的说话,思路还是很清晰的,也就放下心来,再说还有韩杞,转告的话自然不用担心。

不料,李德昌过黄河的时候,在船上一阵颠簸,酒劲上来了,到了对岸已经醉了。

李德昌、韩杞过了河,直接去了枢密院。在院门口碰到了陈尧咨,他也喝了很多酒,看见李德昌,走过来,说:“李大人,回来了?”

李德昌这时已经很有些醉了,但心智还有几分明白,却见陈尧咨也喝得醉醺醺的,便开始嘲笑他,说他醉的像一头猪一样。

大凡喝醉酒的人都一样,在他心中总是别人喝醉了,自己是清醒的,就嘲笑别人,嘴里胡说八道,没有一个把门的。

当下,陈尧咨说:“李大人,我看你才喝醉了,像一头猪呢,你今天干什么去了?”

“干什么去了?干大事去了?”

“干什么大事?”陈尧咨斜着眼睛瞅着李德昌,然后,双手在空中画出一个圆圈,说,“有这么大的事吗?”

李德昌撇了撇嘴,说:“这才多大?”说罢,双手也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圆圈,说:“天大的事,天大的事,懂吗?”

陈尧咨摇摇头,说:“不懂。”

李德昌把嘴凑到陈尧咨的耳边,说:“我去签和约了,你说这是不是大事?”

陈尧咨似乎明白了,点头道:“嗯,这确实是个大事。”

李德昌拍了拍陈尧咨的肩膀,说:“不陪你了,我还要找去找王大人。”

陈尧咨愣了一下,说:“找哪个王大人?”

“王继英呀,还能有谁?”

“找他干什么?”

“他兄弟王继忠明天要见他,我得跟他说一声。”

“王继忠要见他?在哪儿见他?”

“杨——柳渡口,对,杨柳渡口。”

“杨柳渡口。”陈尧咨一边嘴里念着,一边走开了。

李德昌得意地指着陈尧咨的背影,笑道:“看,是不是喝多了?”说罢,朝王继英的屋里走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