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65章 大明朝的财政现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大明朝的财政现况(1 / 2)

“多少?”

听了郭允厚的话,朱由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伸手掏了一下耳朵,惊声又问了一句。

郭允厚朝着朱由检盈盈拜了下去,沉声说道:“十万五千一百三十二两零七百三十二个大钱。”

“十万……”朱由检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失声说道:“你没说错?”

“陛下,天下巧算之士,皆集于户部之中,臣领着他们,耗时两天两夜,才清点完成,臣敢以性命担保,国库存银,仅有十万五千一百三十二两零七百三十二个大钱。”

“不是,堂堂大明,万里江山,亿兆子民,你告诉我,你告诉朕,朕的国库里,竟然只有十万两银子?”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更是瞧着魏忠贤、黄立极等人,厉声喝问道:“钱哪去了?你们告诉朕,钱都到哪去了?”

被朱由检这么一问,乾清宫中的文武大臣,全都低下了头去,没人敢接朱由检的话,最后还是魏忠贤上前了一步,朝朱由检躬身一礼,说道:

“陛下,如果奴婢没有记错的话,今年夏税,户部报上来的国库收入,合计是纹银一百七十五万七千三百二十七两零三百九十二个大钱。”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魏忠贤才又接着说道:“夏秋二税,秋税还得等明年二月才能收入国库,暂时还不能统计出来,不过,从往年的收入来开,夏秋二税差别不大,也就在二三十万两之间。”

“什么意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瞧着魏忠贤,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你是说,国库今年总收入,加上还没收到手的秋税,最多也就三四百万两?”

“陛下,按照天启元年到六年的岁入来看,国库岁入,还从未超过四百万两,最高年份,天启三年,岁入三百八十七万余两,最低年份,天启六年,仅三百一十三万余两。”户部尚书郭允厚躬身行礼说道。

“三百……连四百万都不到?大明朝,这么大一个帝国,一年的国库收入连四百万都没有?”朱由检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很想再加一句:朝廷这么穷,拿什么给你们发的薪俸?还有钱给你们发工资吗?

虽然,朱由检也知道,明朝的灭亡,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辽东的鞑子,是一个因素,国内层出不穷,而且越演越烈的农民起义,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而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到后来甚至连军饷都拿不出来了,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明朝末年,国库的空虚,朱由检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可没想到,从郭允厚他们这里听到的消息,却依然超出了他的想象,而且超出了很多!

后世看小说的时候,特别是看《鹿鼎记》的时候,那个韦小宝,一个小太监,贪污的财产,就是几百万两,最后加在一起,恐怕都有几千万两了!

那岂不是说,光韦小宝一个人,就抵得上大明朝好几年的国库收入了?

同样大小的一个国家,同样多的臣民,嗯,现在整个大明国的人口,甚至很有可能还远远的超过了清朝初期所谓的‘康乾盛世’的,大明国的人口,保守估计,都有两亿多,甚至是三亿人!

这么多人,就算一人收一个铜钱的税赋,加在一起也是两三亿个大钱了啊?

而且这个时候,银贱铜贵,一两银子只能换到七八百个,最多不到九百个大钱!一人一个铜钱,折算下来都有将近三十万两银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