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89章 表决之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表决之法(2 / 2)

这种投票表决的方式,他刚才也是灵光一现,突然间想到的,在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不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早就已经实践过无数次了,这一次正好可以拿出来用!

时间在一点一点慢慢地流逝着,朱由检环视着众人,说道:“诸位爱卿,趁着这段时间,诸位可以仔细认真的考虑一下魏国良魏爱卿刚才呈上来的‘请改御营兵制’疏。”

“赞成魏爱卿条陈的,等下便可写一个‘可’字,不赞成的,就写个否字。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就在上面画个圈,表示弃权。”

正说着,朱由检正好看见王承恩手上捧着一个红木托盘,上面放着一叠裁剪成三寸见方的小纸条,旁边还有一大堆毛笔,应该够殿上这些文武重臣人手一笔了。

朱由检见此,便又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把纸和笔,分发给诸位臣工吧。”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应道,端着托盘,走到了内阁首辅黄立极跟前,将一支笔和一张纸,递给了黄立极,随后便又走到了黄立极身后,将纸笔递给了张瑞图。

龙椅上,朱由检又再次重申了一遍表决规则,说道:“赞同魏爱卿条陈的,就写个可字,不赞同的,就写个否字,既不赞成,又不赞同的,就画上一个圈,表示弃权。”

“规则很简单,诸位应该都听明白了吧?那个魏爱卿,这个请改御营兵制疏,是你递上来的,在表决的事,你就不用参与了,等下就在这里,见证一下表决结果就行。”

“是,陛下。”魏国良急忙躬身应道。反正那个请改御营兵制疏,本就不是他的功劳,只是定国公徐希皋和英国公张维贤,通过他的嘴,宣之于众罢了,表决不表决的,跟他自然也没多大的关系。

嗯,或者说,魏国良其实根本还没意识到,这次表决所隐含着的深层次的代表意义!

甚至于,就连那些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侍郎,三法司都察院正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和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这些国公世家,也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看似游戏似的的表决,还有着另外更深层次,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意义在里面!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王承恩也已经将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除了魏国良这个六品的指挥使外,全都分到了一张三寸见方的纸条,和一支毛笔。

“诸位爱卿,对于魏国良魏爱卿刚才所呈之‘请改御营兵制’疏,大家赞成与否,还请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表决意思。不需要写名字,只需要写上可,或者否,或者直接画个圈,就行。”

朱由检话音刚落,兵部侍郎吴淳夫便又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皇上,臣有话说。”

“吴爱卿,有什么话,请说。”

“皇上,臣不明白,此表……表决,有何意义?而且,如此表决,决断臣子条陈,臣实不知,历朝历代,可有先例可循?又是否符合太祖遗训呢?”

我去,就你话多!没有先例可循,不符合太祖遗训,你还就不活了是吧?

朱由检心中闪过一丝不悦,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露,说道:“嗯,这个,朕昨日颁发明诏的时候,就曾说过,京中文武百官,六品以上者,皆可畅所欲言,上书建言富国强民之策,朕也不会因言治罪。”

“此事,本就是朕忧心国库不足,苦寻富国强民之策而不得,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并且昨日,朕已言明,此事以三个月为期限,在这三个月内,朝野大臣,皆可上书建献!此事,本就无先例可循,这表决之法,自然也的没有先例可循的!”

“那敢问陛下,三个月后,此事因循常设,还是就此废止?”吴淳夫旋即又躬身追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