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233章 农书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农书局(1 / 3)

听了朱由检的疑问后,徐光启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便接口说道:“是的,皇上。臣初次听闻番薯,呃,红薯,有此产量时,臣亦是大吃一惊。”

“前两年,臣赋闲在家,家乡干旱,臣听闻陈氏父子在家乡推广种植红薯,臣还专门去福建永宁卫中左所,实地考察了红薯产量之后,又携带种子,呃,就是红薯,和藤蔓,返回松江,推广种植。”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才又说道:“这一箱红薯,便是臣在自家后花园中,以方丈之地,辟圃为土,种植出来的,约莫有一百余斤。”

“方丈之地,便产有一百余斤?”这一次,朱由检是真的惊住了。

方丈之地,不过七八个,最多十个十几个平方的样子,就算全部种植红薯,最多也就能种植百十来株。而这百十来株红薯,竟然就产出了一百余斤!

就算徐光启的后花园,土脚比较肥沃,产量高,可这也太惊人了吧?差不多一株红薯,就收了将近七八斤,甚至很有可能超过了十斤!

“是的,皇上。臣之后花园,土脚肥沃,又有臣精心照料,产量自然比较高一些,以臣估算,亩产当在两三千斤左右,确实是水稻、麦子等粮食的数十倍之多。”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又说道:“臣上京之前,已让家人,带动松江百姓,大力推广种植番薯。”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才又接着说道:“臣上京之时,听闻甘陕连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饥民遍野。臣斗胆,请求皇上下旨,在甘陕等地,推广种植红薯。”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徐学士,现在种植红薯,还来得及么?”

“回皇上,红薯最适宜的生长时间,是每年开春后的三月到五月份,到了六月,进入初夏的时候,便可与夏收粮食一起收获。”

“今年开春种下,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就可收获,到那时,甘陕等地的灾荒,便可得到缓解,百姓有粮食裹腹度日,自然不会再出现灾民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甚至铤而走险,惹出滔天祸事来。”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只是,学士上京,只带了这一箱红薯,又能种得了多少土地呢?”

“皇上,臣在松江府时,已经带动周围乡亲,种植了大约万亩的红薯,收获颇丰,虽然没有臣在后花园中自种的产量高,但亩产也在数十石上下,土脚好点的,亩产百石也不足为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