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238章 廷推第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 廷推第四(3 / 3)

……

用了将近小半个时辰,朱由检终于将乾清宫中那六十三个文武大臣,包括两个司礼监的掌印和秉笔太监举荐罗列的,将近两百个备选人员名单,全都念完了。

而一旁的小顺子,连同另外几个小太监,也终于将那些备选人员,全都写在了一块玉石屏风上。

好在,这两百多个备选人员名单中,百分之九十左右,都只出现了一次,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举荐,仅有其中十几二十个,倒是得到了不止一票,也就是说不止一个人的举荐。

而这些人中,按照举荐票数的多少,从前往后罗列,依次是少詹事,翰林院修撰刘鸿训,礼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吴宗达,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钱象坤,礼部侍郎,侍读学士徐光启。

至于徐光启举荐的少年英才,刚刚才三十四五岁的礼部侍郎,少詹事,南京翰林院掌事周延儒,则排在了第十八位上,只得了区区三票。

而排在他之前,特别是排在前十名的,却几乎全都是四十岁以上,甚至已经五六十岁的老臣了!嗯,或许,周延儒得票偏低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的年龄吧?

毕竟,谁也不希望在朝堂内阁之中,看到了一个太过于年轻的面孔!现在的大明朝堂上,能够站在周延儒前面的gāo • guān,都已经没几个了!

周延儒以而立之年,成为南京翰林院掌事,就已经让人侧目,甚至被视为幸进之辈了,若是再让他以三十五岁的年龄入阁,那可就更要让人眼红嫉妒了!

内阁设立之初,虽然多是挑选青年才俊,以被皇帝咨政备询,但发展到现在,内阁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内阁了,内阁辅臣,也不再是青年才俊,而是名宿重臣了!

若是在太祖成祖年间的时候,以周延儒的才名,入阁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可是现在,周延儒的年龄,却是他进入内阁最大的障碍!

就算周延儒能够顺利入阁,在内阁中也铁定会遭到众人的排挤、压制,难以施展拳脚!

因此,周延儒仅仅只得到三票,排在十名之外,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徐光启的意料之中,并没有让他感到如何的诧异。倒是自己,竟然得到了二十一票之多,名列第四,有些出乎徐光启的意料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