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275章 内阁可有方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内阁可有方略(1 / 2)

事后,朱由检又私下召见了徐光启和张维贤,询问四海钱庄和山西晋商之事。

当时,徐光启的回答是,山西晋商已渐成势力,不可急图,只能徐图之!

而张维贤,则在私下里觐见朱由检的时候,禀报说,已经派了人去四海钱庄的登州分号,暗中调查四海钱庄之事了,一有眉目,便会上报。

而张维贤嘴里所说的派人去调查四海钱庄的人,自然就是五城兵马司的校尉李光红了。

算起来,李光红从年前以‘休假’的名义,返回登州老家,到现在也已经有三个多月四个月的时间了,按说,这么久了,也应该有个结果了吧?

只是,自从李光红‘休假’离京,返回登州老家后,就一直音讯全无,最开始的时候,张维贤对此还并不在意,直到过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后,张维贤都还没收到李光红的任何消息,这才开始有些着急了,并且又暗中派人去了登州,打探寻找李光红的下落。

而派去登州的人,很快就传回来了一条消息,说曾经有人在在海边看到过李光红,好像上了去高丽和东瀛的船!

得到这个消息后,张维贤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知道李光红是出海了,在大海上,李光红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消息传回来了,要等李光红传回消息,怎么也得等他从海上回来之后才行吧?

因此,这一两个月里,张维贤才一直在耐心的等待着李光红的消息,派去登州的其他几个密探,也并没有撤回来,而是继续留在了登州,进一步查探和等候李光红回来。

而既然张维贤和徐光启都这么说了,朱由检自然也只能按耐住性子,暂时先将四海钱庄的事情放一边了。

只是,四海钱庄的事情能暂时放一放,国库没钱的现状,却不能先放一放!辽东前线要饷要粮,京郊皇陵山中的民伕徭役还要工钱,黄河南北,甚至是长江两岸,遭受冰冻灾害的,救灾赈灾,同样也要钱要粮。

现在好了,还得再加上一个陕西,而且还不单单只是赈灾救灾,救助那些因为连年干旱而被迫背井离乡,流落他方的流民,还得面对因此而蜂涌四起的乱匪!

平靖陕西民乱,需要调兵遣将,而调兵遣将,免不了的,就又涉及到了军饷开支,甚至是武器装备的配发等等等等!

这哪一条哪一项,不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下去啊?而且大把的影子撒下去,都还未必能够听到声回响,偏偏还不能不撒!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无银,朱由检自然也就只能先用输银赎罪的法子,暂时的解一解燃眉之急了!

至于税赋改革,甚至是货币改革,改变大明朝的银本位制度等等,朱由检的想法很多,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带来的见识和见解也很多,但是要落实起来,却绝对不是三五几日,或者三五几个月就能够完全实现的!

就连发行纸笔,以缓解大明户部国库岁入不足的问题,在没有重新树立起大明朝的政府信用之前,也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之前发行的大明宝钞,已经将大明朝的政府信用,几乎都给败光完了,而信用一旦丧失,想要再重新树立起来,可就绝对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

就在朱由检的思想,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时候,内阁辅臣李国、何如宠、刘鸿训、钱象坤、吴宗达、徐光启和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皋等人,已经在乾清宫小太监王义的引领下,走进了乾清宫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