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内阁诸位大人以及英国公、定国公他们到了。”王义走到朱由检跟前,低声说道,将思想天马行空的朱由检给拉回了现实。
朱由检抬头朝刚刚走了进来的李国等人望去,而李国等人却已经跪拜于地,行礼说道:“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请起。”朱由检急忙抬了抬手说道。
“谢皇上。”众人再次行礼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来人,赐座。”朱由检又说道。
乾清宫中的几个太监,很快便搬来了几张胡椅,放在了李国、徐光启等人的身后。
这已经差不多形成惯例了,只要朱由检在乾清宫中召集老臣重臣议事的时候,朱由检几乎都会赐座,就连御前朝议也一样。
等李国等人都在胡椅上坐下之后,朱由检这才又说道:“李阁老,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李阁老可有看过?”
“回皇上,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是直接送到兵部的,兵部又转呈了内阁,臣与内阁众辅,皆已看过。”内阁次辅李国急忙起身,躬身行礼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瞧着李国说道:“既然如此,内阁可有方略?”
“皇上,臣与内阁众辅,接到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时,已经商议过了,觉得陕西民乱之事,此前皇上已经下旨,交由三边总督杨鹤,领衔处置。”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李国才又接着说道:“如今,圣旨刚下,不过旬日之间,陕西布政使司便又有紧急军报送至。只是,这仅仅只是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尚未有任何军报送达。”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李国才又接着说道:“皇上何不再耐心等待些时日,想必便有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的军报送达,到时再行决定对陕民乱之方略,亦不为迟。”
听了李国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等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的军报送达,那如果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一直没有军报送来呢,那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又或者,等陕西巡抚或者三边总督的军报送来,却是“贼势甚大,难以制之”,那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些,朱由检又转头瞧着英国公张维贤,说道:“英国公,你觉得呢?”
张维贤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又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所谓兵无常势,瞬息万变。陕西之乱,始于去岁王二、种光道之乱,距今不过半年。”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维贤才又接着说道:“如今,王二、种光道之乱尚未平靖,陕西乱民便又已经蜂拥四起,为祸乡邻,可见贼势一日复盛一日,若不加以平靖,臣恐陕西之乱,日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