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545章 自行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5章 自行车(1 / 1)

张鑫他们乘坐着出城的有轨马车,在上午十点钟的时候,抵达了北关桥站。下了车,走出车站,越过马路,对面,便是通州造船厂的大门。

站在车站门口,深吸了一口气,张鑫这才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其他十个同伴说道:“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走吧,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说着,张鑫便带着一股如同赴死一样的心情,朝着通州造船厂的大门走了过去。在他身后,王勇、陈登、张锐、刘大兴等人也跟了上去。

刚走到紧闭的通州造船厂大门门口,正透过铁大门的缝隙,往通州造船厂里瞧着呢,还没瞧出个究竟来,大门一旁的值班室里便窜出来了几个手中拿着警棍,身上穿着灰色制服,左胸口处绣着“保安”两个字的安保人员来。

冲到铁门便,那几个保安便舞动着手中的警棍,吓唬驱赶张鑫等人道:“走开走开,快些走开,这里是军事禁区,禁绝参观!再不走开,小心把你们都抓起来送官!”

军事禁区?一个造船厂,竟然是军事禁区?张鑫心中越发的惊讶起来,看来这个通州造船厂,还真没那么简单呢,说不定造船厂只是个壳子,里面还不知道卖的是什么狗肉呢!

微微愣了一下,张鑫这才回过神来,对那几个保安说道:“大哥,我们是来报到的。”

“报到的?”其中一个保安回过头去,瞧着身后的其他同伴,问道:“近日厂里有招新吗?”

几个同伴一起摇了摇头,其中还有人说道:“没有。”

张鑫一见,急了,急忙说道:“大哥,我们真的是来报到的。”话音未落,身后的张锐便又说道:“头儿,介绍信,介绍信!”

“对,介绍信。”张鑫得到张锐的提醒,马上也回过神来,急忙掏出介绍信,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我们的介绍信,大哥你看一下,我们真没骗你。”

保安接过介绍信,打开看了一眼后,又抬眼瞧了张鑫一眼,然后又瞧着张鑫身后的其他人,问道:“你们的呢?”

“有呢,有呢,这是我的。”张锐等人也急忙拿出介绍信,递了过去。

保安接过介绍信后,挨个瞧了一遍,然后才又转头将介绍信交给了身后的另外一个保安,说道:“小周,马上去趟保卫处,把介绍信交上去。”

“是。”另一个保安小周急忙应了一声,接过介绍信,转身走到值班室后面,推过一辆自行车,骑了上去,便往厂区里面飞快地骑了过去。

“你们几个,先在这等着,不许乱跑,也不许乱看!”那个保安又回过头来,对张鑫等人说道。

张鑫等人一脸好奇地望着那个骑着自行车离去的小周,保安见此,不由得又大声喝道:“喂,没听见吗?不许乱看!”

“哦哦。”张鑫等人回过神来,然后张鑫却又问道:“大哥,刚才那位大哥坐的是什么啊?”

保安狠狠地瞪了张鑫一眼,冷声说道:“虽然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要进厂,但我还是可以好心提醒你们一句,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别问,这是厂里的保密规定,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没人能够例外,明白吗?”

听了保安的话,张鑫不由得又愣了一下。

直到真正进了造船厂,过了好些天之后,张鑫才知道,当初小周坐的那玩意儿叫做自行车,据说是先皇天启皇帝留下的遗作,皇上赐给了宋经理,宋经理又让船厂给开发制造了出来,用作船厂里的个人交通工具。

不过后来没多久,这种名叫自行车的新奇玩意儿,便已经风靡了整个京师城,一同风靡流行起来的,还有一种名叫三轮车的东西。

甚至于,随着自行车和三轮车的风靡,通州造船厂还专门申请成立了一个自行车厂,作为通州造船厂的独资子公司,专门用以生产自行车和三轮车。

而这个自行车厂,更是被朱由检御笔亲题,命名为“永久牌”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和三轮车,也就被称之为永久牌自行车和永久牌三轮车。

而在此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永久牌自行车和三轮车,从京师开始,开始风靡整个大明帝国,各个州府县,甚至是一些比较大的镇子里,几乎都出现了永久牌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身影。

而且,随着自行车和三轮车的风靡,一些大的州府县城里,也出现了仿制的自行车和三轮车,还跟风地成立了一些自行车和专门生产三轮车的公司工厂。

不过,从质量和品牌来看,还是通州永久牌自行车和三轮车厂生产制造的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质量最佳,也更加为消费者所接受。

甚至连通州永久牌自行车厂建立在各地的分厂,以及授权使用永久牌品牌的那些车厂,生产制造出来的自行车,都没通州本厂生产的受欢迎,哪怕品质要求和质检标准都一模一样。

而在最忙碌的时候,通州自行车厂甚至兴建了一百条生产线,每个月下线的自行车和三轮车,都是以万作为单位的,分别达到了三万辆和一万辆,然而却依然供不应求!

这种售价分别为十元和三十元在朱由检看来,简直是贵得离谱的东西,在大明朝,却几乎成为了最受百姓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

甚至在当时还没整编完成的京师三大营中的神枢营和五军营,都要求采购并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自行车车队,以作为步兵的代步工具。

全骑兵化的神枢营,甚至还要求组建一支三轮车车队,并将三轮车改装成战车,用以发射弓弩,甚至是火箭——一窝蜂!

军中专门有一种集束箭箱,使用火药作为推进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将集束箭箱里的所有箭矢,全都发射出去,发射箭矢的数量,也有二十支、三十二支、一百支等不同的规格。

这种火器,便被称之为一窝蜂。

神枢营的奏章送进乾清宫的时候,朱由检还专门召开了御前朝议,商量此事,而内阁和工部,当时竟然表示了完全的赞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