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八月十三,上午九点,
紫禁城,乾清宫中,朱由检已经批阅了一个多小时的奏章了。又批阅了一份奏章后,朱由检放下笔,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转头瞧着一旁的王承恩说道:“陆二师那边有进展没有?”
王承恩微微躬身,从一堆奏折中,抽出一份,送到朱由检手边,说道:“昨天夜里送进京中的奏报说,陆二师已经将逆贼王嘉胤所部,围困于阳城县外,小阳山中,想必这两日就会有捷报传来了吧?”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转头望向一旁的透明玻璃窗,透过玻璃窗,朱由检的视线仿佛越过了紫禁城,穿越了千山万水,飞到了山西阳城县外一样。
阳城县南小阳山中,逆贼王嘉胤,已经被围困在阳城县南的崇山峻岭中,足足有五天了。
五天来,王嘉胤指挥着三十六营的大小营头,十几万流寇,不停地朝着大明皇家陆军第二师的包围线,发起猛烈的攻势,想要突破包围线,冲出陆二师的包围圈去。
只可惜,每一次的攻势,都被陆二师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在陆二师强大的火力面前,只有少数老式抬枪和三眼火铳,以及碗口铳等老旧火炮的贼军,根本就冲不到陆二师的防线近前,就被狙杀在了距离防线两百步远的距离上。
两百步的距离,就像是一道生死线一样,横贯在贼军面前,无论贼军发动如何猛烈的攻势,甚至不惜用人命去填,却依然难以越过这道生死线半步!
五天里,倒在生死线上的贼军,已经超过了五万人,王嘉胤麾下的三十六个营头,号称三十万大军,打个对折,除去老弱病残,满打满算,其实也就十万出头。
如今才仅仅过去了五天的时间,就损失了一半,剩下的那些,更是被围困在了小阳山周围不到二十里的山区范围内。
小阳山上,第二师师指挥部外,第二师上将师长秦良玉,正手举着双筒望远镜,望着山下被第二师重重包围着的贼军,脸上不带任何的表情。
秦良玉身旁,还站着山西总兵满桂,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
虽然承担剿匪重任的,是大明皇家陆军第二师,但山西总兵满桂所部和延绥副总兵曹文诏所部,依然也配合着陆二师,承担着东边和西南边两个方向的围堵任务,以防止王嘉胤的贼军,向东逃窜至山东境内,或者向西南退回陕西境内。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围追堵截,陆二师才将王嘉胤的主力,围困在了小阳山下,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王嘉胤给逃了出去了!
“大帅,时间到了。”一个中校参谋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走到秦良玉身后,微微躬身说道。
秦良玉放下望远镜,头也不回地说道:“命令炮团,实施十五分钟炮火准备。通知各旅团,做好战斗准备,炮火准备完毕,由二旅担任主攻,从南边小河口一带,强行突进,杀入小阳山谷,拿下王嘉胤!”
“是。”中校参谋大声应道,转身跑开,很快便将秦良玉的命令,转化成旗语,传达了下去。
小阳山上,一面红色的小旗,有规律的挥动了几下后,又猛地落了下来。
山对面的一座小山丘上,一面绿旗随之摇摆了几下,算是回应,随后绿旗也落了下去。
紧接着,对面小山丘上,便发出了“轰隆!~”的一声巨响,响声在山谷中来回回响着,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