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央银行,就是原来的四海钱庄。
这几年,户部通过四海钱庄,发行了大量的纸币,随着商业经济的流通,这些纸币也已经延伸到了帝国的各个角落,为帝国百姓臣民普遍所接受!
原本,户部之所以还保留四海钱庄,其实就是想要借助四海钱庄在帝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信誉体系,发行纸币。
现在,帝国百姓臣民已经开始接受帝国发行的纸币了,帝国中枢也开始慢慢的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誉体系。
于是,从崇祯三年下半年开始,帝国户部便在四海钱庄之外,以“大明帝国中央银行”的名义,发行了一部分纸币,随同通过四海钱庄的名义发行的纸币,一同进入了流通领域。
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流通,“大明帝国中央银行”的信誉体系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发行的纸币,也受到了帝国臣民百姓的普遍接受,抛弃掉“四海钱庄”,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嗯,也不能说是抛弃掉了四海钱庄,只是将四海钱庄重新改了个名,改成了大明帝国中央银行,仅此而已!
而现在,大明帝国中央银行,也已经完全取代了四海钱庄,成为了帝国唯一一家,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其他金融行业权力的,直属于帝国中枢的银行。
因此,实际上每年,帝国中央银行,也要对帝国从京师到地方上的各个商业发展银行的金融经济,实行监督管理,审核复查各个商业银行的投资报表,吸储放贷报表等等。
不过,帝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种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和审查复核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审计署审计年度报表之前完成的。
毕竟,遍布帝国各个州府的商业银行,也是帝国金融经济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每年审核的经济报表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帝国中央银行提供的包括商业发展银行在内的各种金融行业的经济报表!
从正月十六正式上班开始,整个审计总署的审计复核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崇祯六年的三月二十一日,才正式结束。
在三月二十二日的御前朝议上,审计总署的署长,才向朱由检递交了崇祯五年年底的政府各项收入与开支的审计报表。
整个审计报表,共分为年度收入总表和年度支出总表,两个大的总表,在这两个大的总表之下,又按照政府的各个机构,相关的各个行业等,分门别类的,进行了统计,整理出了单独的报表。
在政府的年度支出中,又有按部门统计的部门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与支出的报表,甚至还有中枢和十三个行省,各个承宣布政使司的年度报表,以及省以下的州府一级和县一级的报表等!
各种报表,可以说是十分的繁杂,但也可以说是十分的全面。
在崇祯四年年底的时候,审计署根据商务部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预算报表,提出的崇祯五年的年度预算收入是十一亿元(约合一亿一千万两白银),比崇祯四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五。
而从镇里出来的崇祯五年的年度收入报表上来看,崇祯五年实际年度收入为十二亿五千万(约合一亿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实际增长率为百分之三十左右,财政收入,比崇祯四年,足足多了三亿九千多万元,将近四亿元!
而从收入结构的比重来看,商品经济在国库收入,或者说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甚至隐隐有超过传统农业所占的比重的迹象。
在以往的国民经济中,嗯,也不说太久远的了,就是朱由检继位之前,大明帝国国内的经济比重,农业还是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的,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剩下的才是工业商业等其他经济行业。
而现在,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比重中,虽然还占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比例,但工业商业所占的比重,也逐步上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比例,跟农业所占的比重,已经相差不远了。
不是明年,就是后年,大明帝国国内的国民经济结构,恐怕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商业所占的比重,就将超过农业所占的比重!
即便是崇祯五年,从国民经济结构统计的报表来看,工业商业所占的比重,也是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的。
在第二季度的报表上,工业商业所占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农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而农业所占的比重,则下滑到了百分之三十二!
而除了农业和工业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外,剩下的部分,则被新兴的服务行业(也称为第三产业)所占据!
新兴的服务行业,或者说第三产业,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物流快递(邮驿)、住宿餐饮以及金融业、房地产等新兴行业,同时也还包括文化教育、社会公共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业。
新兴的第三产业中,绝大多数都是跟百姓的衣食住行有关的服务行业,比如轨道交通,以及跟轨道交通配套的市政交通系统(公共马、出租车)等。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轨道交通车辆的生产制造,属于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生产制造产业,但服务于百姓士民的市政交通系统,则属于第三产业。
同样的还有物流快递,也就是以前的邮递驿传行业。此外,还有旅游、住宿餐饮以及在帝国各地层出不穷的商业银行,以及刚刚冒出头的保险行业等,也都属于第三产业。
这些第三产业中,除了极少数的住宿、餐饮等传统的第三产业行业,以及金融、旅游等少数新兴的第三产业,还算是勉强能够达到收支平衡,或者有一定的盈余外,其他的新兴第三产业,很多甚至都靠着帝国政府的大力补贴,才得以展开的!
比如新兴的保险业、福彩行业,以及主要服务于城镇市民的市政交通系统,还有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事业等行业,没有帝国政府的大力补贴,倒闭那都是分分钟的事!
新兴的保险行业,在未来,保险肯定是会大赚特赚的产业的,甚至于出现一两个资本独角兽,或者出现行业垄断等情况,都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