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白天里看完迎佛骨的场面后,再联想到自己将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杨钊很不安。
他的那点穿越者的自信早在亲眼见证了万民礼佛的场面后荡然无存。
他甚至觉得有点恐惧。
以法门寺为代表的佛家的力量超乎了他的想象,它们不但可以上通天家,还能下摄万民。
结合自己后代学来的知识,和原主保有的当代记忆,杨钊倒是能够勉强说清佛家在如今这个社会里的位置。
首先得看当今天子唐玄宗对佛教的态度。
唐玄宗虽然明面上推崇道教,但也并没有抑制佛教,颇有佛道双修的意味。
准确点说。
唐玄宗在位的前半期,是压制过佛教的,可并没能压下去,后来便也就渐渐放任其自由成长了,而到了如今的天宝年间,他也越发体会到佛教在钳制百姓思想上的好处,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助长佛教势力的扩张。
无论是迎佛骨的活动,还是赋予其越来越多的特权,都可以看出唐玄宗的这种趋向。
究其原因,还得从大唐立国开始说起。
大唐天子姓李,便追认道教先圣李耳为其先祖,道教也就自然成了帝国的国教。
再由于佛教在南朝曾兴盛一时,被认为是南朝落败的原因之一,唐太宗以史为鉴,在扶持道教的同时,大力抑制佛教。
可这种情况在唐高宗时代、尤其是武则天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政治上打击李唐王朝合法性的需求,还是个人的喜好,武则天都极力推崇佛教,佛教也成为了帝国实际上的新国教。
佛教因此蓬勃发展,并一发不可收拾。
无论是王公贵族、朝堂百官,还是乡里野民、市井商贩,都将礼佛当做了神圣的、可以祭祀的活动。
等到唐玄宗即位,恢复帝国正朔,自然要重新倡导道教,抑制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