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宋桓帝> 第39章 宰臣亲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宰臣亲王(3 / 4)

他曾和斡离不关起门来详聊过南朝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说道君皇帝最宠信的皇子不是储君赵桓,而是郓王赵楷。

既然作为人质,当然是身份越贵重越好了。

萧三宝奴和王勍入城之后一打听,原来郓王赵楷早就跟着太上皇跑路了。

馆伴使王孝迪素来与越王赵偲不和,听说金人要取一名亲王作人质,当机立断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对头推荐给了两位金使,没想到被延兴皇帝一眼识破了伎俩,差点把老命丢到延和殿外。

“诸位既便不说,朕也知道什么由头,无外乎为宗庙和百万生灵计,三衙禁军既不足恃,城下便不可战!”

赵桓连问了几遍没有人敢出班奏答,只好自说自话:“既然只有讲和这一条路了,那就必得答应人家的先决条件。丑话说在前头,越王乃是朕的亲叔叔,断无遣入敌营为质的道理!”

其实他早就已经内定好了最佳人选,说这番话的目的,就是等着这个人自己主动跳出来。

果不其然,赵桓话音刚落便有人接茬说道:“启奏圣上,臣下愿赴虏营,代十四皇叔为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者正值弱冠之年,肤白腿长,衣冠楚楚,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浪荡气势,原来是康王赵构。

赵桓冷眼打量着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完颜构的家伙,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胸中还是泛起了微澜。

要知道,赵构年轻时候除了寻花问柳、夜夜笙歌之外,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说像现在这样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就难能可贵,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只是后来把江山扛在肩上,人就变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另外一副模样。

倘若在他人生高光时刻毅然决然引刀成一快,也就不会有屈杀精忠大英雄、自毁万里长城这种又蠢又坏的悲剧发生了。

赵桓在考虑要不要成全赵构,让这个令后人不耻的阴谋家,有机会在史书中做一个大写的人。

“九弟,虏营无异于龙潭虎穴,此去很可能九死一生,你可要想清楚了。”

赵构昂首挺胸,慨然而言道:“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国家濒危,大厦将倾,臣下身为皇家子孙,倘能以五尺之躯捍御祖宗江山社稷,实乃平生一大幸事,伏望圣慈睿断,恩准臣下身赴敌营为质!”

赵桓忍不住击节赞叹道:“康邸英概过人,朕心甚慰,来日必当把酒壮行,以全吾弟死节之志!”

君臣二人此番对话掷地有声,听得在场众人颇为动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