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构宋1157> 第二十三章 执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执政(2 / 2)

秦桧心中一动。却见朱胜非又打量了他握着的那扇坠一眼,好似几分眼熟,定睛一看,这玉孩儿坠子似是官家贴身之物,他曾见过,但他却不动声色,只道:“前两天许左丞上了奏本,你是知晓的。实则昨日官家喊我锁院拟纸,非止为李纲事,便是为许菘老求去……官家允了。”

却说这玉坠乃康王府旧物,上一世赵构匆忙南渡,路过钱塘时,掉落在了江中。十年后为张俊偶然获得,并在宴席献上,赵构视其为“失而复得”的大喜吉兆,果然之后金人便在和议中归还了陕西、河南二地。然则,这一世他将它送给秦桧,未必不含着这一层只有他才明白的意思。

秦桧听了面色微变,迅速道:“这岂不是说,吕好问要迁了?从右辖迁到左辖去?”

“大半是如此,”朱胜非凝神道。

“然则谁会拜执政?”

这轻声一问,却是谁也没有回答。秦桧想起朝廷中竟没有半分风声,不觉摇了摇扇子,丝丝凉风拂面,好似冷得钻入心底,极为提神醒脑。许翰去国,竟恰好与之前的李纲大胜,就发生在前后脚。官家如此做,莫不是有什么用意?

朱胜非再三看向扇面,倒确认果真是八月赵构亲自作诗的那把御扇,不由一哑,当时一个四明史氏士子给朝廷献了红桂,官家兴致偶来,亲手绘了两个扇面,如今一把竟到了秦桧手中。

先前,秦桧的谢表之中,却是用了李德裕典故,写道“如丹见本,愿鲜葩照浔碧,后素凌霜,无点辱讬幽深。”赵构见了,只是微笑。

次日,当廷宣读圣旨时,却是命许翰为武胜军节度使,授观文殿大学士知毫州,提举万寿观,竟是极高的待遇。许翰力辞之后,只领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宫观职。赵构又下令赐其在南京兴胜坊建一座邸,恩一子为秘书省校书郎。

但朝野上下,却宛如晴天霹雳一般,有关官家是否要开始剪除李纲党的流言在暗地里四处流传。只是,出乎人意料的是,若有人算一算反对与赞同的声音,竟有大半人是颇为认可的。仿佛对于行在的这批文官们来说,金人的威胁,已经远远不如李纲权相在外平章军国重事带来的威胁大了!

便连秦桧这几日在侍读,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接着,仿佛是不愿给人其他想法的余地,三日后圣旨再下,却又是接着抛出一个重磅炸弹,由原尚书右丞吕好问,迁尚书左丞权兼门下侍郎。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聚集在了空出的执政位置上……吕好问曾权兼中书侍郎,在中书省坐镇了四年,而今终于熬出了头。虽是一直说门下省权不如中书,有明升暗降之嫌,但那是在之前。实则,如今的行在状态之下,门下却是比中书更为重要——因中书掌握的是“草制”即取旨之权,而门下却是“封驳”复奏之权。

之前许翰病休的几月,这一封驳之职几乎形同虚设,偶尔由范宗尹同吕好问取得统一意见后才会委婉复奏,而今恐是要大为不同了。

吕好问升迁后,不少人都是纷纷献启相贺。东莱吕三代为宰执,乃是宋政坛有名的常青树,若算到吕好问,实则是第五代了。因而朝中无不耸动。然则有些人来后,吕家自请进府来见一面。有些人飞启至后则不见,意思到了便是。还有一些关系本就颇近的,如秦桧来后,借助和吕本中相熟的关系,便是由吕好问亲自相见了。

“倒是恭喜吕公高升左辖。”秦桧笑着拱手道。

吕好问却抚须笑道:“实则我近来颇感病痛,也有退意,只是官家信重,敢不忘身。朝廷还是要依靠你们年轻人,有道是,小凤清于老凤声啊。”

一时间众人皆是大笑。小凤乃中书侍郎的美称,亦也算是贴切,另存着一丝鼓励、拉拢之意。秦桧同吕家父子二人在内堂说了片刻话,见吕好问面露疲态,便主动告辞,与吕本中走到院中,只见庭中奇树环绕,湖石密布,气派雅致。只听他身畔这位东莱吕氏的嫡门道:“这几日,御史中丞赵鼎,多在四处走动。”

赵鼎倒也是令儿子赵汾呈来了贺启,但是本人却不能来,甚至不光赵鼎,凡事其他在宰执候选的名单中的人,一概都没有亲自登门来,便是为避嫌之故。

--

注:

赵构扇面诗与红桂见《藏一话腴》

东莱吕的几代: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吕希哲、吕好问

抱歉,这几天工作太忙,回头补上。

罗大帝说

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