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邓继崇又挥军追赶,直追到涟水,方才收兵。李唐和马存狼狈而逃,不久遇到了马殷大军。两人翻身下马,站立路旁,等着马殷。不一会,马殷策马过来,看见两人狼狈不堪的样子,问道:“你们遇到埋伏了?”李唐和马存连忙跪地请罪,并把遇到袭击的事情一一禀告了马殷。
马殷大怒道:“为将者,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地形险峻之处,应该多派人打探。你们竟然如此无知!来人,把他们立刻斩首示众,以告慰战死的士卒。”李唐和马存默默无语。拓跋恒连忙说道:“且慢,马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因一场小败,自斩大将。请饶恕他们一次,让他们带罪立功!”李琼却不便出声相求,毕竟李唐是自己弟弟,连忙示意文香。
文香也是大吃一惊,连忙劝道:“夫君,三弟毕竟是初次上阵,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这几年马存一直跟着文香的身边,保护着文香。文香对马存一直心存感激,此刻见马存又危险,自然会极力替他说话。马殷当然也不是真心想杀他们,只是吓唬吓唬李唐和马存,以免他们日后行军作战还是这样轻敌大意。
马殷喝道:“看着拓跋兄弟和夫人替你们求情的份上,这次暂且饶过。日后再打败仗,折损士卒,两罪并罚!”李唐和马存连忙叩头拜谢马殷,又谢过了文香和拓跋恒,这才站了起来。马殷问袁诠道:“袁先生对此地可熟悉?”袁诠说道:“回禀将军,比较熟悉。”马殷又问道:“那依先生之见,我们应该在各处安营扎寨为好?”
袁诠说道:“马将军,前面不远就是涟水,过了涟水就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在下建议可以在涟水北岸据水扎营。”马殷点点头,说道:“好,就依先生之意。李琼兄弟,传令下去,到前面的江边依水安营扎寨!”李琼应道:“末将遵命!”马殷随即率军来到涟水边,在一个平坦宽敞处安下营寨。
安营扎寨之后,马殷召集众将议事。等众人来到帐中,马殷说道:“我军先败了一阵,这蒋勋也颇知兵法,加上他们对地形熟悉,看来不好对付。诸位有什么建议?”拓跋恒说道:“据打探来的消息,蒋勋在通往邵州的必经之地的险要处,前后建立了两个大寨为壁垒。前面一个叫得胜寨,后面一个个叫武安寨。两个寨子都建在地势险要之处,易守难攻。两个寨子相距也不远,不过十余里路,随时可以相互支援。强攻的话,我们必定会损失惨重。”
马殷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只能智取,不能硬攻。需要出奇制胜,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诠说道:“马将军,在下有一个朋友就住在附近的村庄。他叫夏侯陟,他应该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待明日我去把他请来,请他把周边的地形告诉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好做出相应的对策。”
马殷道:“既然如此,马殷就随先生一同前去,以示诚意。文香,你替我准备一份厚礼。”文香应承而去。马殷又对李琼说道:“明日我和袁先生去拜访夏侯先生,军中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如果邵州兵来挑战,你们不可出战,只许坚守。等我回来之后,再做决定!”众人自是遵命。
次日一早,马殷、文香带着重礼跟随袁诠来到了附近迪田村的夏侯陟家。一到他家门口,见一个英健壮的年轻男子正在练武,一杆狼牙棒舞得是虎虎生风。袁诠上前问道:“请问夏侯先生在家吗?”那男子一听,停了下来,出来问道:“你是什么人?来找我姑父有什么事?”袁诠说道:“在下袁诠,是夏侯先生的故友,特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