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木匠王爷> 第21章 契丹发兵攻后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契丹发兵攻后晋(2 / 3)

同时,晋廷派遣左领军卫将军蔡行遇领兵镇戍郓州。杨光远派遣骑兵进入淄州,劫掠了刺史翟进宗还归青州。朝廷调徙杨承祚为登州刺史,用来顺应他行事方便。杨光远更加骄纵,暗中陈告契丹,说晋主辜负恩德违背盟约,境内饥荒严重,公家和民间困乏穷竭,乘这个时候攻打,一举可以夺取晋室天下;投降契丹的赵延寿也劝说契丹南征。

契丹主耶律德光聚集山后和卢龙的兵众共合五万人,让赵延寿统领,任赵延寿经略中原,说道:“如果能夺得中原,定当立你当皇帝。”又常常指着赵延寿对晋国的人说道:“这就是你们的皇帝。”赵延寿因此替契丹尽力,谋划夺取中原的办法。晋廷知道了这些信息,于是派遣使者在南乐筑城及设置德清军,征调附近各道的兵力以防备契丹。

这一年,春季、夏季干旱,秋季、冬季大水泛滥,蝗灾大起。东边从海边开始,西边到达陇山,南边跨过长江、淮河,北边至于幽州、蓟州,原野、山谷、城廓、庐舍都飞满了蝗虫,竹叶、树叶都被吃光。再加上官府搜刮民间的谷物,使差督催责罚严苛而且紧急,有很多人因为隐匿粮谷而犯罪抵命的。县令往往由于督催不上来,归还印信自己弹劾弃官逸去的。民众饥饿而死的达数十万口,流亡逃荒的不可胜计。

留守、节度使以下到将军,各自捐献马匹、金帛、粟草,用来帮助国家。朝廷因为恒州、定州饥馑严重,特许不搜刮民间谷物。顺国节度使杜威奏称军粮不足,请求像各州一样搜求,朝廷准许。杜威用判官王绪的谋略,检索几乎净尽,获得一百万斛。杜威却只奏报三十万斛,其余都收进了他的家里;又命令判官李沼向民间借贷的名义,搜取百万斛。来春出售,得钱二百万缗,全境受其苦害。定州的官吏也想引用杜威在恒州的先例上奏,义武节度使马全节不准许,说道:“我做观察使,职责在于养民,怎忍心学他那种做法啊!”

这一天,边防藩镇向朝廷派飞骑驰告:“契丹前锋将赵延寿、赵延照统领兵众五万人来侵犯,逼近贝州。”起先,因为贝州是水陆要冲,晋廷便在此地聚集了大量的粮草,以备大举进军时的储存,用以防备契丹。

军校邵珂,性格凶狠。永清节度使王令温贬黜了他。邵珂怨恨,暗中派人跑到契丹,说道:“贝州粮食多而兵力弱,容易攻取。”适逢王令温入朝,朝廷任前复州防御使吴峦暂时主持州务。吴峦到达贝州之后,推诚对待将士。接着赶上契丹兴兵侵犯,吴峦一介书生,没有心腹爪牙。邵珂提出请求,愿意以死效力,吴峦即让他领兵把守南门,自己把守东门。

契丹主亲自率军攻打贝州,吴峦全力抗拒,把他的攻城器具几乎都烧光了。数日后,契丹又来攻城。邵珂打开城门,引契丹兵从南门进来。吴峦见大势已去,即投井而死。契丹便夺下了贝州城,所杀害的晋国军民几近万人。

晋廷任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河阳节度使苻彦卿为马军左厢排陈使,右神武统军皇甫遇为马军右厢排陈使,陕府节度使王周为步军左厢排陈使,左林羽将军潘环为步军右厢排陈使。率军抗拒契丹军。

成德节度使杜威派其幕僚曹光裔去见杨光远,向他陈述违背朝廷的祸福,杨光远派人向朝廷入奏,说道:“杨承祚逃归青州,是因为母亲有病。既然承蒙朝廷施恩原谅,合族都感谢朝廷的恩惠。”朝廷相信了他的话,派遣使者再次去安抚告谕他。石重贵又遣派使臣带着书信送给契丹,契丹已经屯驻邺都,不得通过而返回。

石重贵任命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景延广为御营使,前静难节度使李周为东京留守,高行周率领前军首先出发。当时用兵的方略和号令都出自景延广,从宰相以下,都不能参预。景延广借着权势任性使气,凌侮诸将,即使是天子也不能制止他。

随后,石重贵从东京出发。两天后,滑州奏报契丹兵到达黎阳。接着,石重贵到达澶州。契丹主耶律德光屯驻元城,赵延寿屯驻南乐,契丹任命赵延寿为魏博节度使,封爵魏王。

契丹侵犯太原,刘知远与白承福联合二万士兵迎击。朝廷任命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杜威为副招讨使,马全节为都虞候。派遣右武卫上将军张彦泽等统兵在黎阳抗拒契丹。石重贵再次遣派翻译孟守忠给契丹送信,要求恢复旧好。契丹主复信说道:“事已至此,不能改变了。”

这是石重贵又接到太原奏报:在忻州秀容打败了契丹,斩了敌人首级三千。契丹从鸦鸣谷逃遁。天平节度副使、知郓州事颜派遣观察判官窦仪上奏朝廷说道:“博州刺史周儒把城池向契丹投降,又同杨光远通使往来,引导契丹兵从马家口渡过黄河,擒去左武卫将军蔡行遇。”窦仪对景延广说:“北虏如果渡过黄河与杨光远联合,黄河以南就危险了。”景延广认为他说得对。

于是朝廷命前保义节度使把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把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白再荣把守马家口,西京留守安彦威把守河阳。不久,周儒引领契丹将军麻从马家口渡过黄河,在东岸扎营,攻打郓州北津以接应杨光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