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木匠王爷> 第21章 契丹发兵攻后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契丹发兵攻后晋(3 / 3)

晋主派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统兵万人,沿着黄河水陆并进。不久,契丹兵在戚城包围了高行周、符彦卿及先锋指挥使石公霸。

景延广却命令诸将分地而守,不许相互救援。此时,高行周告急,景延广延缓报告给石重贵。石重贵得知之后,只得自己带兵去救。契丹兵围解除退去,三将涕泣地诉说救兵来得太慢,几乎不能免于一死。

李守贞等到达马家口时,契丹已遣派一万步兵修筑堡垒,在其外散布骑兵戍守。其余兵众数万人屯驻在河西,有船数千艘运渡兵卒。没有多久,晋兵迫近,契丹的骑兵退走,晋兵进攻其堡垒,攻下了它们。契丹兵大败,骑马过河的人被淹死几千人,被俘、被杀的也有几千人。黄河西边的兵痛哭着退走,从此不敢再向东来。

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奏报:自己统兵四万从麟州渡过了黄河,侵入契丹之境。石重贵即任命李彝殷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契丹主以前取得贝州、博州之后,对这个地方的人加以抚慰,或者拜授官职、赐给有纹彩的官服。等在戚城及马家口打了败仗,他顿时恼怒,把所虏得的民众都诛杀殆尽,把俘获的军士一概烧死。契丹此举,引起晋人的愤怒,反倒使得他们团结合力,奋起斗争。

杨光远带领青州兵,想向西与契丹兵会合;石重贵派出兵马驻扎在郓州,用来防备。同时石重贵诏命刘知远带领本部兵马从土门出恒州,进击契丹,并诏命他在邢州与杜威、马全节会合。刘知远却引兵驻扎在乐平,不再前进。

杨光远围困棣州,刺史李琼出兵把他打败。杨光远无奈之下,只得烧了营寨,退回青州。朝延任命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为东面马步都部署,统兵屯驻郓州。

契丹假装舍弃了元城退去,把精锐骑兵埋伏在古顿丘城,来等待晋军与恒州、定州之兵会合之后再迎击它。邺都留守张从恩奏报北虏已经遁走,大军打算进击追逐它,后来由于遇上下雨而停止。

契丹设伏十天,人马饥饿疲乏,赵延寿说道:“晋军都在河上,惧怕我们的精锐,必定不敢向前。不如就地攻下其城,四面合兵攻打,夺取黄河上的浮桥,那么天下就平定了。”契丹主听从了他的话,亲自领兵十余万在澶州城的北面排开阵势,东面和西面横向包围城的两角,登城观望,看不见边际。高行周的前锋部队在戚城之南,与契丹兵交战,从晌午到日落,互有胜负。

契丹主耶律德光指挥精兵向着中军进击而来,石重贵也率兵出来摆开阵势等待他过来。契丹主望见晋军的盛况,对左右说道:“杨光远说晋兵之半数已经饿死,现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于是派出精锐骑兵从左方和右方攻打。晋军丝毫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落下遍地都是。契丹兵稍向后退;又向晋军的东翼进攻,也攻不下来。战到晚上,两军死亡不可胜数。天黑以后,契丹引兵后退,在三十里之外扎营。

契丹主帐中的小校盗其马逃来晋军,说契丹已经传递木书信契,收军北去。景延广怀疑有诈,关闭军垒不敢追击。

耶律德光又从澶州向北兵分两路,一支出沧州、德州,一支出深州、冀州而归去。所过的地方,大事焚烧抢掠,方圆面积有一千里,民间财物几乎被抢光了。接着攻陷德州,捉住刺史尹居。随后,契丹兵退了回去。石重贵下诏,命令太原、恒州、安州兵各还本镇。马全节攻打泰州,一举攻取。

缘河巡检使梁进用乡社兵收复了德州。石重贵命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保义节度使王周留镇澶州。接着从澶州出发回师;四天后到达大梁。景延广此时已被将相和军民所厌恶,石重贵也怕他不驯服,难于控制。

桑维翰弹劾景延广不救援戚城之罪。于是石重贵给景延广加官兼任侍中,出外任西京留守。又任归德节度使兼侍中高行周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景延广郁郁不得志,看到契丹强盛,自身也危亡,便昼夜放纵饮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