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本相又想到了一种可行之法,还是要劳烦二位了。”
蔡邕扯了扯嘴角,望了杨彪一眼,发现杨彪的手好像抖了抖。
上官一句话,下官跑断腿。
董相国点子多,但你可以一个一个说啊,你这一次性全拿出来,那自己就不用了干其他事情了。
“伯喈、文先,是这样,与那《百家姓》一般无二,同样是四字一段。”
董卓开始摇晃脑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蔡邕、杨彪不由自主跟着记忆起来,然而刚到“秋收冬藏”董卓听了下来。
蔡邕疑惑道:“相国,那这后面呢……?”
董卓轻咳一声,“本相目前也就想到这么多,至于后面同样……”
董卓瞟了一眼蔡邕、杨彪一眼,不再说话,那意思不言而喻。
我。
董卓。
后面,不知道了。
但是我不会说,就是这么吊。
“邕明白了。”蔡邕心中暗骂了一声,行了一礼,“《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此三种蒙书,邕与文先定尽快编撰出来。”
“嗯。”董卓点了点头,回道:“也就这么个事,就交于你们了,千字文要求对仗工整,条理清晰便可。”
“是。”二人躬身行礼。
蔡邕开口询问道:“明公,若无他事,那我等就先回府呢?”
董卓摆了摆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