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杨彪二人联袂而出,才出了相国府门,只听杨彪苦笑道:“董相国安排的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就是颇要废些精力。”“伯喈,依我看你那汉书恐怕又要推延了。”
“唉!”蔡邕无奈摇了摇头,“推延就推延吧。”
“相国所说的这种蒙学,的确有独到之处,待吾等将此三文编撰出来,邕到觉得比写史,要有意义多了。”
杨彪瞟了蔡邕一眼,要知道蔡邕现在朝堂之事不怎么过问,每日在家主要的事情便是编撰《汉史》,可以说所有的心力都用在了写史书上面。
现在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蔡邕对即将要编撰的这三本书是多么看重。
“这三本书若是推广下去,我朝的孩童们有福矣。”蔡邕望着天,口中长长一叹,嘴角不自觉上扬。
这算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开始吧,自从上次听到“董公四言”后,蔡邕天天将那四句话放在心中揣摩。
天天脑子里面有空了就想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人都有些魔怔了。
“两位先生,两位先生,请留步。”就在这时,董卓家的小厮快步跑来,连忙唤住了蔡邕、杨彪二人。
“怎的?!”杨彪眉头一皱,望了那小厮一眼。
别看杨彪平时在董卓面前看上去有些唯唯诺诺,但在外面他可是高人一等的礼部尚书、当朝太尉。
眉宇之间流露出的气势,瞬间就把小厮震住了。
小厮谦卑道:“两位先生,相国有请,说是还有要事与两位先生商议。”
杨彪眉头一挑,望了蔡邕一眼。
蔡邕无奈道:“走吧,既然相国还有事,那我等便多耽搁一会。”
董卓看到去而复返的二人,讪讪的笑了笑,觉得自己有些不厚道。
这呼来唤去的的确有点不好。
“伯喈、文先,是董某无礼了。”董卓先是主动向两人认了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