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来感觉最北边的海湾地形最好,位置在现代胡志明市的东南方,现在希望镇的东北方。海湾地形像螃蟹的两个大钳子,有两个地方可以建造船厂。
海湾口12公里宽,向南开,西边是海拔低的森林,东边有一片小山。把西边垫高几米,两边建造岸基炮台后可以保护造船厂。
只有两条水道水深较深,6米和8米,可以通行万吨以下船只,没有淤泥,海水蓝汪汪的,周围景色非常漂亮。
更南端的那个海湾选址不靠谱,海边到处都有河流冲击大海造成的涌流,淤泥到处都是。只有那一个地方水位较深,百八十年后还有被淤泥堵塞的风险。
于是选址敲定在最北边的海湾,离希望镇只有30公里。
回去第二天,让第二批移民上船,开到海湾停下来,上百个移民木匠划小船上岸,砍伐树木做成延伸向海里十来米的码头,移民们这才能下船。
移民上岸先砍树开路,再把划定的造船厂位置全砍空,布置营地,卸载物资,“破涛号”去顺化买粮食。
蒸汽轮机带动木材切割机运行,木匠带着稍微会一点木匠活的移民打造板车和输送机,锯木板盖房子。
不会盖房子的一部分青壮男女和大孩子去挖土的挖土,收集石头的收集石头。
另一部分人用板车和输送机把土石运输到海边,直接倒进海里,从东到西填出十一条延伸到海里十来米的路。
以后这十一条路再夯实加固一下,就是船坞与船坞中间的路。
这条路暂时不用多宽多高,只要露出海面半米,宽三米,够两辆板车一左一右通过就够了,总共不到两千立方米土石量,速度还是很快的。
几天时间填好路,木匠把普通木材中的粗原木加工成一批薄又小的木板,一批大又比较厚的木板。
薄又小的木板做成水泥预制件的模具,厚而大的木板用来阻挡海水。
这次带了60吨水泥过来,泥瓦匠带人用水泥、沙子、小石子、半个脑袋大的石块混合,倒进木头模板里,做成长1米,宽米,厚米的水泥预制件。
水泥预制件不是纯粹长方体,上方正面左右有两个小孩巴掌大的正方体凸起,下方底面有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凹坑,是榫卯结构的。
一大批这样的水泥预制件可以咬合榫卯堆起来,不用水泥当缝隙粘合剂,海水里水泥不好干硬,以后还要拆的。
船员里水性非常好的人有不少,四五十人下到8米深的海底,把离岸边十来米,铺出来的船坞路尽头,水深8米的海底清理干净平整一条线,稍微用石夯夯一遍,作为水泥预制板墙的地基。
水泥预制件干了后,移民划着18艘救生艇把它运到海边船坞路尽头,两艘救生艇一组,把水泥预制件套上绳子慢慢沉下海。
四五十个船员拿着短木棍,轮流潜水到海底,把水泥预制件调整好位置一块块码起来,短木棍垫在缝里,绳子抽出来后把短木棍拿出来,水泥预制件基本严丝合缝的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