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预制件体积较大,人手较多,所以在海底码墙速度还是很快的,几天就码好了一堵三百多米长,9米高的海底水泥预制件墙。
厚又大,又是湿木,比重比水重的木板放下海,紧贴着海底墙内和墙外,墙内与木板中间填充一层厚实的防水油布,防止以后海水从缝隙里滋出来。
船员拿着钉子锤子潜水,上面人把长根方木放下去,他们把方木钉在厚木板上加固。上面人再给墙内放下三四十厘米粗,十几米长的原木,他们把原木上钉着的木板简单钉在方木上。
填海的移民再把11条路尽头,与海底墙之间的一点海水填了,这样11条船坞路就像柱子一样顶住了海底墙,两条船坞路中间有十多根十几米长的原木挡着,抽干水后墙体能承受的住墙外海水压力。
调集过来5台12马力的蒸汽轮机,连接上抽水泵和竹管,烧煤启动开始抽这小半个船坞内的海水。
12马力的蒸汽轮机动力十足,排放到墙外海里的竹管向外喷水,喷出四五米长的弧形水柱。
杨浩赶紧让烧煤工减小火焰,泄压阀门泄去一部分高压蒸汽,保持竹管能喷出一两米长的水柱就行了。
压力太大竹管承受不住,水泵后坐力也太强,不稳定。
5台蒸汽轮机抽水泵,同时抽5个小半船坞的海水,速度还是挺快的。毕竟每个小半个船坞里只有一千吨左右的海水,每台蒸汽轮机抽水泵十秒左右就能抽走一吨水。
小半个船坞内的海水水位不断下降,杨浩坐在救生艇上观察船坞尽头和水泥预制件墙之间的强度。
漏水倒是有点漏水,油布密封性不是那么强嘛。
一小时不到,水位下降一米,船坞尽头和水泥预制件墙之间有压力了。
船坞尽头填海填的不是很瓷实,墙体有被墙外海水挤压弯曲的风险,杨浩赶紧让人划船拿来一些腿粗的木棒,用大锤把木棒敲进缝隙里,再给中间多加一些长杆横木,多少能减少点挤压弯曲度。
水位边下降边用木棒填缝,三小时后小半个船坞内的海水抽干,贴了木板的水泥预制件墙依然坚固,只稍稍弯曲了一点。
杨浩让人把没水的海底清理一下,垫一些土石垫瓷实作为基座,用细原木顶在基座和墙体上,这下稳固了。
毕竟墙体外的海水只有8米深,压力不是非常大,两千多吨压力罢了,墙体内外可是贴了两层三指厚的木板呢。
不过该漏水还是漏水了,无数缝隙滋出五六米长的水流,打在身上挺疼的呢。
没事,蒸汽轮机抽水泵换位,继续抽其它5个小半个船坞里的海水,等全抽完了,留一台专门轮流抽滋出来的水。
海边海水挡住了,小半个船坞里的海水抽干了,移民们先把填海的船坞路三个面夯实,再把挖山挖出来的土和石头铺上去。
铺一层夯实一层,直到船坞海平面位置宽15-20米,这10个小半个船坞的大概样子出来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