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继勋与韩令坤,郭荣的面色霎时沉了下来,声调也低了不少。
郭荣对这两人是寄予过厚望的,超擢提拔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替代李重进。
可结果呢。
李继勋因为懈怠军务,致使唐军袭营成功,如今已被贬出禁军,去了孟州当节度使。
韩令坤今日在殿上又出言顶撞郭荣,完全辜负了郭荣的期望。
张守恩察言观色,当即安慰道:“陛下,假以时日,他们完全可以取代李重进与张永德。”
郭荣抬起右手,略有些烦躁地将面前的一摞公文粗暴地拨开:“这我知道,只是李继勋与张永德也太令人失望了,特别是李继勋,在淮南惹了那么大的祸,将来如何将其调回禁军实在是桩麻烦事。”
“陛下,若是袁彦在淮南能立下大功,那干脆便让袁彦替代李继勋,相比李继勋,袁彦与陛下更为亲近,如此也可省却麻烦。”
身为郭荣的亲近内侍,张守恩经常会帮郭荣在国事上出谋划策。
此时的宫中内侍都会接受正经的儒家教育,张守恩精通经史,身居高位也不忘时常温习,又在宫中浸染数十载,对政治可谓是了然于胸。
宫中内侍都知道,张守恩虽是一介宦官,权势却丝毫不逊于政事堂的宰执。
有张守恩这等得力助手,郭荣处理起政务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让袁彦就此替代李继勋?”
郭荣略作思忖,轻轻点头:“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选择,那就这么办吧,让李继勋在孟州好生反省个几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