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是现成的,施平扶贫所在的乡因为某种土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得到了省里的大力扶持。施平为了开展扶贫工作,特意让农机站对老式纺织机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当地妇女在家里就能就业。
不过,今年的这点棉花只够作坊两个月的生产,施平干脆让庄户全部纺成棉布,又派人去邓州收购大量的短绒棉回来,加工成棉被和棉衣。一部分产品直接发给庄户,充抵部分工钱,多出来的对外销售,补贴山庄里的财政缺口。
施平依旧按照惯例,将庄户分成若干个生产队。任命生产队长组织庄户集体劳作。这种生产模式在创业初期,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整整一个冬天,仙云山庄简直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有了两个作坊给山庄输血,施平安心了不少,接下来他要对未来山庄的发展提前布局。新野这地方风景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在后世就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花生等作物。
施平根据土地墒情,规化了山庄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综合农业。发展综合农业畜牧业就不能少,不管是选择养猪还是养羊,选择适合的品种非常重要,还需要施平仔细考察。
——————
忙忙碌碌一个冬天,时间很快就到了天圣三年的春天。果然不出施平所料,新野县将那些良种送上去以后,陈县令的奏折像是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了海,再没了消息。
春寒料峭,新野城仍是一片肃杀。昨个后半夜响了几声春雷,接着扯起漫天丝丝冷雨,天气越发显得贼冷,直冻得狗缩脖子马喷鼻,昨晚巡夜的更夫皂隶打着摆子回到县衙里的班房,一挂清鼻涕揪了还生,一窝疯围在火塘边,烤着火继续发抖。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县衙里陆续有文吏差役进来,上班的时间快到了。众人烤了一会觉得身上暖和了一些,便有一句没一句开始闲聊。正在这时,外面的大门吱呀一声,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走了进来。众差役都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是谁来了。大家赶紧站了起来,排成两排站好,连大气都不敢出。
来的正是刘县尉。这位爷是个守时的长官,众人对他又敬又怕,倒不是因为刘县尉贪,相反他这个人公正廉洁,不贪没皂隶的工钱,做事情也很公道,唯一不好的自从他来新野以后,大伙儿就没办法偷懒了。
这位爷每天像刻漏一样踩着点子来县衙,一大早就喜欢把皂隶集合起来,就像管理军队一样天天要点卯。刘县尉点完卯,安排完各部门今天的工作,所有人都分派了出去。忙完这一切已过已时,那位陈县令才打着哈欠从县衙后院出来,进了自己的公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