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29章 水火之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水火之力(2 / 4)

不仅如此,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由于扩大了缸套和缸体的尺寸,反而降低了加工难度。蒸汽机的单台功率由原来的12马力,提升到现在的35马力,安装两台的话,推动一艘十来米长的百吨货船绰绰有余。

从汉朝开始,中国的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直到清朝才慢慢的落后于世界。宋朝人其实已经懂得了铁和钢的区别,偶尔也能生产出球墨铸铁,只是成品率较低,主要原因是那些工匠知道其然,却不知所以然。

众所周知,球墨铸铁是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人发明的。可经过考古发现,球墨铸铁的工艺早就于唐末宋初出现在中国。后世科学研究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宋朝出现球墨铸铁工艺,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其中普遍使用的球化剂是硅铁稀土镁,这种稀土在中国分布很广。估计这是工匠在冶炼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可惜宋朝以后,这项工艺失传了。

施平从扬州请来的铁匠里就有这样一位高手,他懂得生产球墨铸铁的工艺。巧合的是,施平上辈子参加一个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工艺的学习班,听过这个研究报道,知道用硅铁稀土镁作球化剂才是生产球墨铸铁的基础。

仙云山庄利用焦煤炼焦,本身就提高了冶炼炉的炉温,提高了生铁的转换率。那位工匠懂得了利用硅铁稀土镁作球化剂这个原理,更加得心应手,使得球墨铸铁成品率大幅度提高。

制造蒸汽机并非一定要用球墨铸铁,比如灰口铁也是可以的,可加工的难度,以及结构强度区别就是天上和地下。即使勉强生产出来,功率也达不到要求,而且极容易损坏。采用球墨铸铁则不同。这是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后世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

蒸汽机的动力部分对材料的要求很高。高的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耐严重的热和机械冲击、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以及尺寸稳定性等。球墨铸铁就是最好的材料。主要用于蒸汽机的动力机械曲轴、凸轮轴、连接轴、连杆、齿轮、离合器片、液压缸体等零部件制造。

朝廷的治铁作坊虽然也能生产出少量的球墨铸铁,但成本实在太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蒸汽机的需要。施平也不打算立刻把这项技术传授给朝廷。他心里很清楚,这项技术如果传授给了朝廷,很快就会流传到国外去的。因为成本高的问题,所以朝廷认为蒸汽机华而不实,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

看到曾公亮不甘心的样子,施平继续解释道:“其次,朝廷认为使用蒸汽机得不偿失。有官员说:如果漕运都使用这水火之力,省力是省力了,但沿途十几万漕丁会失去生计,到时候如何安置?如果安置不好,连带漕丁的家属也会没了活路。这样一来,恐怕会引起天下大乱,盗匪四起。”

“何至于此!朝廷诸公怎可如此短视,如今天下有这么多闲置的土地等待开发,只要发放足够的农具和种子,那些漕丁可以去种田啊!只要两三年,就能彻底扭转这个局面。”曾公亮喃喃说道。

“问题是朝廷拿不出这笔钱粮啊!”施平叹了口气说道,“也有官员提出了这条建议。不过三司反驳的理由也很充分,养活八十万禁军和边军已经捉襟见肘,再安置几十万人开荒种地,根本不可能!朝廷拿不出这笔钱啊!”

“朝廷竟然空虚如此!”曾公亮颓然说道。本来他还想去参观轮船的,现在也没了兴致,最后怏怏告辞而去。

送走了曾公亮,施平回到客房,让人叫来拴柱,拿着话本,狠狠地臭骂了他一顿。最后施平恶狠狠警告栓拄,《三国演义》是一本兵书,绝对不能流传出去。被贼人看到了,会出大事的!下次如果再犯,就把他赶出山庄!

施平第一次发这么大的脾气。拴柱被吓得脸色煞白,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哭过之后又指天发誓:再也不敢把这本书随便乱丢,让外人看到,否则天打雷劈。施平见把他吓得差不多了,这才放他一马。

《三国演义》其实在施平心中并没有他说的那么重要,这不过是一本小说而已。至于硬说这是一本兵书,不过是为了吓唬吓唬拴柱,改改他身上的臭毛病。玉不琢不成器!栓柱这小子人很聪明,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毛躁。施平今天借题发作,就是为了敲打他。

正在这时,简三郎进来报告:那藩女病了,一直高烧不退,看样子快不行了。

“走!我去看看。”

来到那藩女的房间,施平疾走几步来到床榻边。他发现床上的藩女此刻双目紧闭,气息微弱,对外界的呼唤已经没了反应。

施平迅速抓起藩女的一只手,去切脉,发现右手脉象极其沉伏,几乎已绝。

“病了有多久了?”施平问简三郎,这家伙就住在这藩女隔壁。施平又去切藩女的左手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