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39章 蜂窝煤 缝纫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蜂窝煤 缝纫机(1 / 4)

施平双手下压,等人群安静下来,施平继续说道:“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好日子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奋斗出来的!”

顿了顿,见下面没有反对的声音。施平再次开口说道:“从今天起,本官希望你们把全部的信任交给我,无条件的服从我的命令。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你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本官已经提前预支了一年的钱粮,除了这个月的饷钱会发给你们,其他的全部用来帮你们修建住所,清一色的砖瓦房。当然,朝廷拨付下来的那点钱粮是不够的。不足的部分本官会提前垫付,今后从你们的工钱里扣出。”

下面顿时议论纷纷,许多人的脸上还有忧虑的表情。见此情形,施平笑道:“呵呵,刚刚还说要你们把信任交给我,怎么,想反悔了?有本官在,你们不用担心将来的生计。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那些懒鬼!”

下面顿时又发出几声笑声。施平笑了笑,一只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把所有人都包括了进去,“你们,不错,你们所有人,只要你有手有脚,哪怕你的年纪再大,或者再小,只要你还能干活,还愿意付出汗水,本官就有办法让你们自己养活自己。给我七天的时间,本官保证你们所有人都会得到一份每天至少三十文的工作,是的,我指的是所有人!”

现场再一次沸腾了,许多人欢呼起来。眼前的这副场景有些熟悉。施平仿佛又回到了扶贫工作的宣传现场,不过这些宋朝人可比后世的农民更容易动员起来,他们更加渴望脱贫,过上好日子。

等人群再次安静下来,施平收回了思绪,用玩笑的口吻说道:“当然,你们每天马上获得三十文的报酬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的一半,你们需要用来偿还盖房子的钱。朝廷有规定,我这个将主不能用自己的钱养军,呵呵,看看你们这群人,老的老,少的少。你觉得你们像是军队吗?”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哄堂大笑。施平最后宣布:“好话丑话,本官都说在了明面上。修建房屋的事情由刘县尉具体安排,我只要求你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对了,在此之前,所有人到梁书吏那里登记一下特长,就是说你能够做些什么,比如泥瓦匠,会烧窑,哪怕是力气大,也可以登记一下。以方便本官调派人手。听明白了吗?”

“谨遵将主令!”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施平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施施然离开了现场。后面的工作有刘县尉接手,他很放心。这时候他需要做的事更加重要。那就是赶快筹备新的作坊,至于生产什么呢?这个新的作坊早就已经在筹备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而已。

自从单缸蒸汽机成功后,施平逐步将山洞里的机床、钻床等一些机加工的设备搬了出来,这些设备虽然都是二十世纪bā • jiǔ十年代的旧机床,属于早就淘汰的设备。但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神器。进行简单的改造以后,改用蒸汽机来驱动,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有了这些工业母机,仙云山庄的机加工能力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冶炼车间因为有了冷轧机,已经可以生产出质量很不错的薄铁板,虽然每块只有一个平方大,但是厚薄非常均匀,铁板经过酸洗后,将铁板浸没在电镀池里。施平用机床上拆下来的两台电机,改造成两台水力发电机,搞了个电镀池,专门用来各种金属的电镀处理试验,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很快,施平就得到了几块银灿灿的镀锌板,从此,本时空第一块白铁皮就在宋朝诞生了。

工匠们见了这些银灿灿的铁板,个个啧啧称奇,一时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用。施平一时兴起,就用几块白铁板做了一个有烟囱的蜂窝煤炉,并且安装在自家厨房里,又用炼焦前选煤筛选出来的煤灰,拌上黄泥做了一大堆蜂窝煤,这可比烧柴火方便多了。

于是各个庄户家里也开始效仿。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很快就在仙云山庄普及开了。在仙云山庄,哪个庄户家里要是没有蜂窝煤炉,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有一回,杨州“复丰祥”的陈掌柜亲自送货来山庄,无意中见到这种蜂窝炉,顿时大感兴趣。他在山庄订制了一批炉子和煤球去江南贩卖,没想到一下子就打开了销路,尤其受到饮食行业的欢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